【觅食者行动】 情境二:经过斗争,你们终于赶跑了硕鬣狗。但洞内的存粮已经所剩无几。随着旭日东升,作为青壮年的你需要外出寻觅食物。 任务二:你的目标食物有哪些?在出发前,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目标食物:动物,植物嫩叶、根茎及果实。 准备:组织群体中的青壮年一起外出狩猎,妇女、老幼中的一部分外出采集植物果实,一部分在洞穴内看护火种;携带提前制作好的打制石器…… 考古日志记录:在周口店遗址中发
情境设定:国家考古少年团实习日志 任务卡:“你已被选为‘国家考古少年团’成员,请即刻前往周口店龙骨山参与北京人生活复原项目。今日任务:在24小时内完成三类生存挑战,解锁70万年前北京人的生存密码。完成所有挑战可获得‘原始社会生存小专家’勋章。祝你好运,实习考古员!” 【洞穴守卫战】 情境一:通过VR技术,你进入到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水域遍布,有大型动物出没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已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距离现今我们生活年代最为久远的是( ) A. 元谋人 B. 郧县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2. 要了解生活在我国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课标导览 ●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重难突破 1. 华夏族的形成 特点: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 2. 神话传说与史实 (1)神话传说的来源:中国史籍中有不少早期历史的记述,同时诗歌与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中多有记载,但无法与地
课标导览 ●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参考答案】 奴隶制 启 世袭制 二里头 盘庚 纣 牧野 镐京 宗亲、功臣 进献贡赋 天子 诸侯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华文明早期,废“天下为公”而行“天下为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尧舜禹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的产生。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参考答案 晋国 秦 兼并 统一 富国强兵 秦孝公 耕织 军功 综合国力 军队 统一中国 李冰 成都 防洪 灌溉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据史书记载,马陵之战齐国歼灭魏国10万大军;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40万俘虏。这反映了( )
课标导览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 成就。 参考答案 黄帝内经 甲骨文 商朝 国家权力 拓展延伸 1.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甲骨文使用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 商鞅变法 嬴政 公元前221 咸阳 封建 皇帝 郡县 小篆 圆形方孔半两钱 长城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唱道:“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要了解秦的历史,最可信的资料是( ) A. 《史记·秦始皇本纪》 B.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参考答案】 争夺国家统治权 刘邦 休养生息 巩固政权 轻徭薄赋 以农为本 勤俭治国 文景之治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鸿门宴、荥阳之战、韩信北伐、垓下之战深刻影响了这场战争的胜负走向。这场战争是( )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楚汉之争 D. 牧野之战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了解私有制、阶级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知识架构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河姆渡房屋的木制构件,用到了榫卯技术,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拉作用。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B. 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 C. 黄河流域文化领先 D. 农业生产工具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 礼崩乐坏 分封 齐桓公 华夏认同 铁制 牛耕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夏→商→东周→西周 B. 夏→商→西周→东周 C. 夏→东周→西周→商 D. 夏→西周→东周→商 2. 按照西周的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
课标导览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参考答案 道家 道德经 道 无为而治 儒家 论语 仁 为政以德 私学 仁政 墨子 以法治国 中央集权专制 思想文化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与成语“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体现的内涵最接近的学派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 秦的暴政 大泽乡 巨鹿之战 刘邦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这里的“基因缺陷”指( ) A. 重农抑商 B. 皇帝制度 C. 开凿灵渠 D. 暴政统治 2. 班固曾
课标导览 ●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 ●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参考答案】 推恩 地方 耧车 五铢钱 盐铁和酒 儒家 太学 漠北战役 鼎盛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导致下图漫画中诸侯王拥有的封地逐渐被分割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建立 B. 兼并战争的进行
1. (2024·广西)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和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了一万年前的陶器残片。这些残片证实广西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文献典籍 B. 神话传说 C. 考古发现 D. 影视资料 2. (2024·江苏盐城)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在该遗址可发现( ) A. 用火遗迹 B. 骨针化石 C. 炭化稻粒 D. 陶器葬品 3. (2024
距今约六七千年,中华大地上两支古老的农耕部落——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用智慧搭建起适应自然的家园。他们的房屋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所,更是人类早期与自然对话的生动答卷。 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是北方先民的御寒妙策。他们在黄土高原上挖掘1—2米深的圆形地坑,以木柱为骨架,用草拌泥涂抹墙壁和屋顶,形成“半藏地下”的独特结构。这种设计暗藏玄机:冬季寒风呼啸时,深埋的地基能有效阻隔冷空气,使
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国黄河下游,龙山文化时期,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 蛋壳黑陶器皿是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超薄的器壁如同蛋壳一般,“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器皿不以色彩、纹饰为重,而以造型和工艺见长。上图这件蛋壳黑陶杯形态纤巧秀致,有一种动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它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中国古
情境设定:2025年,良渚博物院联合杭州考古研究院发起“少年考古学家计划”,邀请七年级学生参与“良渚古城遗址探秘行动”。学生们需化身考古小队成员,通过线上参观、实地考察、文物研究等,寻踪良渚文明,以“良渚文明推广大使”身份完成跨学科任务成果展。 情境一:通过参观线上博物院,你看到了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一幅“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任务一:【跨地理】良渚古城位
1. (2024·广东)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A.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 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C.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 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2. (2024·广东广州)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
人类对探索宇宙有着不懈的追求。而早在4000多年前的陶寺,智慧的先民 就用独特的方式开启了与时空的对话。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已于2024年11月12日开馆,在这里可以看到4000多年前古人探索宇宙的天文设施——观象台、圭表、铜齿轮、沙漏。先民们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精准管理时间,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年、月、日、时的完整计时系统。 陶寺古观象台 初次发现13块弧形排列的夯土柱基时
在古代,除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父母们还会给女儿准备什么嫁妆?让我们来看一下2600年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送给女儿的独特嫁妆——晋公盘。 晋公盘浅腹平底,口径40厘米,底部有三个裸体人形的支足,双膝跪地,双臂向后背负着盘体。浅腹内,铸有众多的立体动物雕塑。它们或蹲或游或爬行,非常生动鲜活。这些动物的制作展示了工匠的心灵巧思,鸟喙可以自由开合,龟首能够如意伸缩,原地还能进行360度转体,既体
【小试牛刀】 材料一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分封制? 评价:分封制为西周初期统治的稳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隐含着国
在遥远的商朝,有一位闪耀千古的传奇女性——妇好。她不仅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一位万人之上的美丽王后,而且是一位征战沙场的英武女将,同时也是一位沟通天人的神秘祭司。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的名字被提及200多次。这些甲骨卜辞与殷墟出土文物共同向世人诉说着妇好非凡的一生。 1976年,妇好墓在河南安阳殷墟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各色宝石等随葬品,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爱美又
1. (2024·河南)《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据此推测,如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 ) A. 最高祭祀权的代表 B. 高级生产工具 C. 军事统帅权的象征 D. 诸侯国的徽标 2. (2024·广西)西周时期,天子封给诸侯土地和臣民,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与此现象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西周分封制以“授土授民”为核心,将宗亲、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至各地,形成“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 主要诸侯国简介 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有功,其子伯禽受封于鲁,成为姬姓宗室的核心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有“周礼尽在鲁矣” 的说法,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孔子就诞生于鲁国,儒家文化也在此孕育发展。 齐国(都城在今山东淄博):灭商功臣姜尚(姜子牙)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变革,不同学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治国与处世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亲身体验这场思想大碰撞! 任务一 组建“百家学派”:请认领一个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通过查阅课本、相关资料,梳理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核心主张、名言等,制作一张学派档案卡。 答案示例: 任务二 模拟“稷下学宫辩论会”
稷下学宫,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它既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大学,也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和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齐国虽崇尚黄老之学,但并不主于一家,对各家各派兼容并蓄,采取“不治而议论”的方针,由此,稷下学宫汇聚了当时各派最著名的学者,称为“稷下先生”,也称为博士。他们收徒讲学,著书立说,交流论辩,使得稷下学宫成为诸子百家争鸣和交流思想的中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致千里
1. (2024·四川眉山)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 建立县制 B. 奖励军功 C. 鼓励耕织 D. 废除特权 2. (2024·江苏盐城)某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打败山戎国,山戎国王请求孤竹国救援,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援兵。但在回国途中,齐军被假向导引入迷谷而受困,管仲建议用老马带路,成功化险为夷。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能在关键时刻指引方向。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重耳许诺如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作为报答。后来
时序坐标
情境设定:你是一名“华夏文明探源中心”的研究员,最近考古队发现了一批夏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和文献残片。为破解这些材料背后的文明密码,你需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揭开三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与生活图景。 任务一 在这批资料中,有两块商朝甲骨(如右图)引起你的注意,同时你还在甲骨文资料中发现很多关于日食的记录,如“贞,日有食?”“癸酉贞:日夕有食,佳若?”这些资料有何重要价值? 天文观测记录对当时人们的生活
1. (2025·四川成都)如下图是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成套青铜编钟。其数量多,音域广,音律全,音色美,至今还能演奏乐曲。编钟上有3755字铭文,内容“就像一本固定的乐器说明书”。据此可知,当时( ) A. 青铜器功能单一 B. 诸侯王崇儒尚礼 C. 铭文用小篆书写 D. 音乐成就水平高 2. (2024·广东)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酒者,天之美禄也,水谷之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自商周两代以来,从祭祀到宴飨,不仅“酒以成礼”,所用器物也有其严格的讲究和秩序,它们也随之成为了“礼”的象征,燿灼于庙堂。君子“立于礼”,而礼藏于器。其中,这件质保两千多年的冰箱(如上图),因内含“黑科技”而别具一格。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青铜冰鉴,铸造于战国初期,是用于祭祀和宴饮的一种冰酒器。它结构精巧
青铜器是铜、铅、锡的合金,由于铜的含量最高,所以在古代,青铜器是金黄色的,这也是它的原本“肤色”,古人也因此称之为“吉金”或“金”。数千年之后,这些青铜器在土里经久埋藏,它的金属成分与土壤、水、空气、微生物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会生成各种颜色的锈蚀物,宛如给青铜器穿上了华丽的“外衣”。 青铜器“外衣”颜色多种多样,青绿色是最常见的锈色。一般来说,铜如果产生氧化反应会生成碱式碳酸铜,就形成了绿锈;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在陕西临潼骊山北麓,沉睡着一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这座历时39年、动用七十余万工匠修筑的庞大工程,不仅是千古一帝嬴政的安息之所,更是一座浓缩秦代文明的地下帝国。 秦始皇陵总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由核心封土堆、内外城垣、各类陪葬坑及附属建筑构成。陵冢底部近似方形,顶部平坦,外观宛如覆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据《史记》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华夏大地陷入长达数百年的动荡。各诸侯国为称霸中原,纷纷变法图强,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而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推行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等举措,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盛,为统一奠定根基。此时,百家争鸣的思想浪潮兴起,儒家倡导 “仁政”,墨家主张 “兼爱非攻”,法家强调 “以法治国”……多元思想的碰撞,为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理论选择。 在长期的
1. (2025·江苏南京)历史学家在研究秦朝历史时,发现一份秦朝官方文件残片(如下图示意),上面的文字字体规整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这与秦始皇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 统一度量衡 B. 统一文字 C. 修筑长城 D. 推行郡县制 2. (2025·福建)在秦代,要通过宦学或私学以获得做官吏的资格和业务能力,才能进入仕途,学习的内容包括政事、农业、刑法等诸多方面。这表明秦代( )
2200多年前,秦代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学数学吗?咋通信?写啥字体?……这套秦代生活“百科全书”统统为你解答——38000多片简牍,近20万字记录,这便是里耶秦简。 乘法口诀表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二年级的你面对九九乘法表,颇是下了一番功夫。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充满智慧的先祖就已经会用口诀解决乘法算术题了,里耶秦简的出现证实了这一点。里耶秦简中完整的九九乘法
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素纱单衣的出土证实了古人的描写并非夸张。上图这件直裾素纱单衣,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仅重49克。其款式类似于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面料为素纱,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没有衬里。素纱丝缕极细,重量还不到一两。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单衣的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可谓“薄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卫子夫及卫青的外甥,精于骑射、勇猛果断,用兵灵活多变、不拘古法。 初战封侯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汉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斩捕首虏过当(“过当”一般被理解为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
材料一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这一治国思想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思想:尊崇儒术。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1. (2025·湖北)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的作用。下图所示的瓦当出土于西汉长安城遗址,制作该瓦当的目的可能在于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该瓦当最适合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B.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早期发展 C. 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D. 古代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 (2025·湖南)
花椒,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成熟时,青色或深红色的小果实繁茂紧密、锦簇似花团,因而得名“花椒”。花椒是古代中国辛辣调味的主力,在成为调味品前,花椒更多被用作飨神的名贵香料,甚至还被用来建造宫殿“椒房”……花椒的故事,和它的味道一样精彩。 远古时期野生花椒数量稀少,既可入药,又能产生特殊的香气,使得花椒充满了神秘色彩。因此花椒在早期也是帝王祭祀神灵的物品。后来,楚国人继续开发花椒的用途,以花椒
汉朝初年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的制度。刘邦之所以能够在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中获胜,主要是“用人”有术。在楚汉相争阶段,迫于形势,刘邦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西汉建立后,为避免后患,他又逐渐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但汉高祖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是推行郡县制,没有诸侯王拱卫京师,所以又在局部地区分封了十个同姓王。这些同姓诸侯王确实有助于威慑和覆灭偏僻区域的抵抗势力,确保西汉王朝的稳定。 汉高祖死后,吕后违背“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 A. 炎黄部落起源 B. 原始农耕生产 C. 史前制瓷技术 D. 大禹治水过程 2. 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黄河流域及西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据此可知,中华文明( )
一、单项选择题 1. 战国时代,在热学方面已发明青铜凹面镜聚焦太阳光取火;在力学方面已经认识到惯性现象。材料描述的是,战国时期( )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变法运动的盛况 C.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七雄并立的形势 2. 古人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如降水明显增加使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的春末为“谷雨”;最合适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麦子)的时期为“芒种”等。由此可知,节气的命名源于(
(范围:第1~12课) 一、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远古人类(旧石器时代) 1. 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能制作和使用工具,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2. 北京人 (1)概况: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70万—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 (2)生产生活状况:主要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 (3)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
(范围:1~12课)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有力证据是( ) A. 传说、遗址 B. 遗址、化石 C. 记载、遗物 D. 纪录片、传说 2. 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合理的判断是( ) A. 北京人已经学会渔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