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临床诊疗模式从多学科协作(MDT)向专病中心转型。多学科协作虽然可以提升诊疗个性化,但存在效率瓶颈、学科壁垒及资源调配等难题。本研究介绍了专病中心以特定疾病为核心,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其优势包括减少重复检查、数据驱动研究及患者一站式服务。未来可探索“MDT + 专病中心"混合模式,依托信息技术与资源协同来推动医疗质量提升。
护理是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迁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升级的背景下,护理服务已从传统的“疾病照护”迈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相比,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一定差距。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导向,系统部署了“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三大任务,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为上海市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2月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105所二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或护理工作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在加强临床护理方面,所有医院均做到责任制整体护理全覆盖和基础护理有效落实,仅1 9 . 0 5 % 医院制订了病区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 5 9 0 % 医院开展医护联合查房、护士参与死亡病例讨论,二级医院护士参与患者术前讨论占比为 7 4 . 5 1 % ,明显低于三级医院 9 2 . 5 9 % : 80 . 9 5 % 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服务技术和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护理信息化建设以护理文书系统 ( 9 6 . 1 9 % )、护理管理系统 ( 8 7 . 6 2 % )和移动PDA8 0 . 0 0 % )为主,三级医院建设优于二级医院。在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方面, 5 8 . 1 0 % 医院开发护理随访系统,仅有 1 0 . 4 8 % 医院开展“互联网 + 护理服务”。在医院支持力度方面:有 50 . 9 8 % 二级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无下送服务;护士从事的非护理工作以申领物品 ( 6 3 . 8 1 % )、送取药物 ( 4 0 . 9 5 % )和结账 ( 2 4 . 7 6 % )为主;医疗护理员管理部门以第三方公司0 8 6 . 6 7 % )和护理部 ( 5 7 . 1 4 % )为主, 5 9 0 % 医院医疗护理员须持证上岗且建立了日常培训考核机制。结论上海市二三级医院在基础护理和护理质量方面总体落实情况较好,还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文关怀及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的力度不够,应通过加强医院一社区联动、完善护理随访系统等,促进护理服务贴近社会。同时,应加强智慧护理建设,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摘要】目的基于智慧管理视角,构建责任制整体护理关键环节质量评价复合指标,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拟订指标,采用现场观察法调研院内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情况及质控需求,组织两次专家讨论,对初步形成的指标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现场调研校验指标并运用于临床。结果形成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关键环节质量评价复合指标共6个,包括责任护士平均绑定率、单患者日平均责任护士数、白班责任护士与A类护理任务匹配率、白班责任护士与B类护理任务匹配率、白班责任护士与分管患者巡视匹配度、单位时间责任护士照护各级患者小时数。指标应用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各关键环节质量均有所提升。结论关键环节质量评价复合指标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创新性,可以用于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情况。
[摘要】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巡视,是分级护理的核心,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针对使用移动PDA扫码巡视存在的护士巡视行为与记录不符、分级巡视不及时、护士工作量增加等问题,构建了护理巡视双闭环管理模式。通过设置护理巡视行为标记符号,借助信息技术,再造护理巡视业务流程,形成“护士巡视-巡视行为标记- 巡视数据提取-巡视统计视图生成"的巡视活动闭环实践路径,并设置巡视质控关键点,分级授权闭环监测护理巡视质量。
[摘要】日间手术全程健康教育对于提升手术质量安全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日间手术健康宣教模式存在的信息过载及缺乏连续性、个性化、互动性、评价机制等问题,梳理出日间手术患者诊疗全流程21个关键宣教节点,制订了健康教育路径,构建了健康教育知识库,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智慧化健康教育平台,刻画并及时更新患者健康画像,精准、灵活提供健康宣教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优化了护理服务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虚拟数字人联合移动式智能采血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2月—8月在上海市某专科医院皮肤科病区收治的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52例患者为对照组,二病区5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移动式智能采血系统联合责任护士口头健康宣教模式,实验组采用移动式智能采血系统联合虚拟数字人健康宣教模式,并将虚拟数字人纳入护士系统培训计划。比较两组静脉采血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健康宣教耗时。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采血知识掌握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士健康宣教耗时短于对照组( P 均 < 0 . 0 5 ),护士熟练掌握系统使用方法时间缩短至5d。结论虚拟数字人联合移动式智能采血系统可以提高患者静脉采血知识掌握率和满意度,缩短护士健康宣教耗时,减轻护士培训负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摘要】组建专科护理联盟是优化区域间护理资源均衡布局的有效手段。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专科护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充分发挥省级医院优势,牵头建立跨省域专科护理联盟,探索实施“省级医院一市/县级医院一区级医院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四级联动专科智慧护理帮扶模式,通过建章立制、信息赋能、精准帮扶,为市/县级医院提供人才培养和专科服务支持,为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智慧化护理会诊服务,实现了基层医院专科护理服务能力和上级医院品牌影响力双提升。
【摘要】陕西省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一2025年)》《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政策要求,开展基于SPO模型的“互联网 + 护理服务”实践。在结构维度,通过建立三级管理架构,明确服务项目,严格审核护士资质,建立稳固的服务框架;在过程维度,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保障体系,搭建院内外协同信息平台,严格筛选与评估服务对象,规范化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在结果维度,通过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模式不断优化,为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 + 护理服务”提供借鉴经验。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现状,发现问题,针对性提出发展策略。方法采用多途径收集数据,以前期构建的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工具,对上海市8所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14所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进行总体评价、维度评价及一致性评价。结果三级和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总平均分分别为 ( 4 9 . 5 1 ± 1 7 . 2 1 ) 分和 ( 4 9 . 5 3 ± 9 . 4 4 ) 分。从各维度来看,市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得分均高于区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城区二级公立中医医院4个维度得分高于郊区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评分结果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内部差异大,需实施错位布局与协同发展策略。二级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区域间不均衡,应聚焦专科特色、补齐短板,激发发展新活力。
【摘要】采用DEA一BCC模型对新疆某三甲综合医院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23年度研究型学科效率进行评价,并进行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分析。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按照DEA有效和DEA无效将1O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类,并分别确定学科发展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针对9个DEA无效专科,以补齐产出不足量值达到DEA有效为原则,确定相应维度的评价指标值为学科发展目标;针对1个DEA有效专科,以适度拔高原则,分别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中位值/上四分位值/最大值作为不同阶段的学科目标。基于目标导向制订“一科一策”学科建设方案,以引导各专科实现学科效益最大化。
[摘要】目的基于英国国家癌症行动小组提出的TEAM准则,开发适用于我国的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有效性评估工具并进行应用,为肿瘤MDT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经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构建评估条目,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估内容,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对33个肿瘤MDT团队的491名成员开展问卷调查,了解 MDT模式有效性现状。结果评估工具包括一级维度5个、二级维度17个、三级评价条目36个。评估工具效标效度 r 值均 > 0 . 8 0 ( P < 0 . 0 5 ) ,结构效度KMO值为0.849( P<0 . 0 0 1 ? ,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0。6 5 . 6 % 的MDT成员认为肿瘤MDT模式有效性处于中等水平,一级维度中团队组成 ( 5 9 . 5 % )、会议组织 ( 7 3 . 3 %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决策 ( 6 3 . 1 % 和二级维度中会议后期 ( 5 6 . 2 % )、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 ( 5 8 . 1 % )等有效性处于中低水平。结论构建的肿瘤MDT模式有效性评估工具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标准,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关注群体决策行为,规范质控体系,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内涵。
[摘要】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河南省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国家口腔医学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开展调研、指导评价、培训等质控活动,促进了河南省口腔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发展。
【摘要】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信息化视角,运用PDCA循环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系统(P、D、A)和查检(C)系统相互支撑的信息化系统,涵盖文件管理、会议管理、指标管理、评审管理、质量改进五大功能。通过实际应用,实现了院科两级和“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三层的全面质量管理信息化质控,使日常管理与周期评审、基础质控与重点质控紧密结合,医疗集团质量管理实现闭环控制,提升了质量管理效能。
[摘要】目的构建并应用科主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科主任管理水平。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确定备选指标库,采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指标体系对样本医院 2023年67名科主任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科主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 %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7、0.846,三级指标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0.195、0.172,一、二、三级指标CR值均 < 0 . 1 ,一级指标中“质量安全”(0.2412)权重最高。评价结果与科室实际相符。结论所构建的科主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为评价科主任综合能力及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摘要】目的 对英文版健康素养敏感性沟通问卷(HL一COM)进行汉化处理,并检验其在住院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对英文版HL一COM问卷进行翻译,通过文化调适和预调查,确定中文版HL-COM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3所三甲医院338名住院患者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 (HL一COM) 问卷包含9个条目。中文版HL一COM问卷能够鉴别高分组和低分组 ( P < 0 . 0 1 ) ,各条目得分与问卷总分相关系数为 0 . 8 3 7~0 . 8 9 4 ( P<0 . 0 1 ) 。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4,重测信度为0.879,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 0 . 8 5 2~1 . 0 0 0 ,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65。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7 7 . 8 6 8 % ,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修正后模型拟合度良好。结论中文版HL一COM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从患者角度测评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敏感性沟通水平。
【摘要】志愿服务是医院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聚焦门诊患者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智'愿有你,与爱同行”为主题,结合服务学习理论,从准备、服务、反思、分享等4个方面开展医学生门诊志愿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和爱心服务,使患者、志愿者、医院和学校等多方受益。
【摘要】目的基于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医院医疗纠纷的影响因素,构建医疗纠纷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某三甲医院503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医疗纠纷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评估其收益性。结果医务人员性别男性、患者年龄段? 4 0 岁、患者职业为农民、患病程度非危重、一~三级不良事件是医疗纠纷的独立危险因素( P 均 < 0 . 0 5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 . 8 8 8 , H - L 检验 P = 0 . 0 5 9 ,校准曲线内部验证的 C - I n d e x=0 . 8 9 7 ,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决策曲线的阈值概率为 0 . 0 2~0 . 8 0 时净收益较高。结论基于医疗不良事件管理构建的医疗纠纷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适用性,可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摘要】目的基于全程管理模式,降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无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NCC)功能不良发生率。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CRRT患者NCC功能不良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CRRT患者NCC功能不良发生率从活动前的 1 9 . 8 7 % 降低至活动后的 8 . 2 8 % ,保证了CRRT的及时性。结论通过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降低了CRRT患者NCC功能不良发生率,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摘要】针对传统地面救护车送血时效性难题,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融合多旋翼无人机、RFID、GPS、GIS等技术,建立了“空地一体”智慧应急供血服务模式,保障了急救供血的及时性,开创了“平战结合”的应急供血新思路,丰富了智慧血站建设内涵。
[摘要】保障血源,保证质量,是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采血淡季血液供需矛盾是全国采供血机构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为保障冬季采血淡季的临床用血供应,成都市血液中心创新组织形式,组建了复合型人才工作专班,通过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复合型人才效能,提升了血液保障能力。未来需持续健全复合型人才选拔、培训、考核、轮岗及激励机制,加强采供血应急保障机制建设。
[摘要】目的系统探究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的研究热点和现状。方法以公立医院多院区医院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我国从2020年起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同质化管理和一体化管理等方面,虽然有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期刊群,但合作不密切。结论未来相关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要多元化发展,各研究团队要加强跨机构间交流,推动相关研究高质量发展,提升公立医院多院区综合实力。
[摘要】目的探讨地市级医院人才全周期职业培养体系。方法应用史密斯模型,以政策内容、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四个重要因素为分析视角,深入剖析医院人才全周期职业培养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结果 通过调整完善医院人才培育政策,强化人才培养部门的协作配合,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提升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丰富了人才全周期职业培养路径,构建了人才全周期职业培养体系。结论基于“史密斯模型"构建医院人才全周期职业培养体系并实践,有效提升了医院人才培育的数量和质量,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叙事医学理论里有“平行病历”的概念。不同于标准化医疗病历,平行病历更加注重思考和理解客体经历感受,传递情感和温暖。杂志社开启“我与杂志的故事”专栏,与平行病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研究常用的“三重逻辑"范式,聊一聊我与《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独特的“三重逻辑”,谱写别样的“平行病历”。 历史逻辑:导师是编委促相逢 人生的相遇相逢总是有个契机。我知道《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