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王朝“正统”观的说法,不仅是中原地区的夏商周秦,就是古代的巴与蜀,执政者都是黄帝这个家族的后人。所以,在先秦古蜀时期,就有许多中原学者,例如彭祖、老子、苌弘、商瞿、开明、尸佼等学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来蜀地进行指导。如果真的有许多中原学者在古蜀时期来蜀著书立说,传授文化,那么他们为什么却未能推动古蜀文字的产生、发展?他们的著作中为什么会避谈古蜀历史文化?虽然古蜀时期并不封闭,确有与外界的交
摘 要:1979年以来,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发掘了广元市青川郝家坪战国墓群;1986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地县博物馆发掘了天水市麦积区放马滩、甘谷县毛家坪、张家川县马家塬、清水县李崖,陇南市礼县、成县等地秦墓,均获得一批重要文物。这些墓葬虽在四川、甘肃两省辖地,但地域相邻,时代相近,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这对研究蜀道上早期文化的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
摘 要:苏轼《过于海舶得迈所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诗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从家庭环境、经济生活、文化教育、价值理念,全方位揭示了苏氏家族的家风和家教。诗中提倡以“爱”为本的家庭环境和积德行善的家族传统,借以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提倡以“农”为本业的经济生活,脚踏实地、男耕女织,借以培养自食其力、团结奋斗的精神;提倡以“经”为本、文史为辅的教育模式,借以造就
摘 要:创刊于1927年的《旅行杂志》,作为近代中国首份专业性的旅游刊物,影响巨大。20世纪30年代末,出于抗日形势的需要,杂志加大了对西南边疆的宣传与介绍。1939年成立的西康省,在杂志“探索与开发边疆”理念的倡导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旅行杂志》对西康省的介绍,刊文众多,涉及面广。举凡康藏地区的山川名胜、城镇风貌、风土民俗,悉数其中,为读者勾画出极富时代感的康藏形象,加深了国人对西南边疆的认
摘 要:流行于大凉山美姑、雷波、峨边、马边等依诺土语群体中的民间文艺活动“佐”,又称为“佐格”,其内容称为“佐木莫”。“佐”以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呈现于观众,具有欣赏娱乐性,也是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形式。 关键词:迎亲;斗智;克智诗;勒俄 一、引言 四川彝族,除川南叙永、古蔺以外,主要是所地、圣乍、依诺三个土语群体。[1]这三个土语群体中,在民间传说方面,除共性之外亦各有其个性。
摘 要:作为中医药文化中的“川帮”,蜀地有丰厚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以川医、川药、川方支撑着四川的中医药文化。四川自古出名医,从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就有一千余人,影响医坛两千多年。这期间形成的中医药“川帮”对中医药发展影响深远。四川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优势显著,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无川药不成方”的美誉。对于中药炮制而言,“川帮”为国内四大传统帮派之一,其特色是道地药材的
摘 要:薛涛所生长的唐代成都城市繁荣,有崇尚文学,喜爱诗歌的社会氛围;主蜀长官大都文采斐然,能欣赏和爱护薛涛;蜀中文化传统对妇女较为尊重和宽容;成都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城市风貌,又有发达的造纸工艺,这些因素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环境,再加上薛涛自己的文采,从而造就了她的千古诗名。 关键词:城市繁荣;崇尚文学;官吏尊重;宽容女性;纸业发达;环境优美;成就薛涛 薛涛(770—832),唐代著名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