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枯病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致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易变异,而MLO基因隐性突变mlo具有广谱抗性,前期研究表明Slmlo1/6可能参与番茄青枯病抗性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番茄Slmlo1/6青枯病抗性基因功能,该文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Slmlo1/6基因突变材料,并进行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设计SlMLO1/6靶点序列
摘 要: 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在栽培过程中容易感染枯萎病,而观赏百合中的部分品种具有较强的枯萎病抗性。为了培育抗枯萎病的龙牙百合杂交后代,该文选择抗病性强的观赏百合品种与龙牙百合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杂种的真实性,并对杂交后代的枯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Black stone’等亚洲百合杂种系品种枯萎病抗病性较强,
摘 要: 为探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水稻抵御植食性昆虫为害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水稻品种‘中花11’为材料,克隆了水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PI2编码区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了该基因在植食性昆虫取食和植物激素诱导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水稻OCPI2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219 bp,编码7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
摘 要: 为探究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调控机理,该研究以‘水晶’葡萄(Vitis vinifera × V. labrusca ‘Shuijing’)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氰胺处理 ‘水晶’葡萄后芽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并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其葡萄芽的2个FT (Fl
摘 要: 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糖转运蛋白SWEETs能够促进糖在细胞间的流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 SWEET 家族基因在木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木薯‘KU50’为实验材料,采用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体外酵母检测及RT-qPCR等方法研究木薯MeSWEET17b的基因特性。结果表明: (1)
摘 要: 为探究TrxG(trithorax group)基因在大豆中的分布及响应大豆非生物胁迫的调控机制,该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大豆GmTrxG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结构域组成、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大豆中共鉴定到15个GmTrxG基因家族成员,编码氨基酸长度为982~2 394 aa的亲水性蛋白。(2)GmTrxG蛋白成员可被细分
摘 要: 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常绿坚果树,其果仁富含脂肪酸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为鉴定澳洲坚果果仁中与营养成分形成的相关基因,该研究采用转录组学、基因克隆、荧光定量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从澳洲坚果果仁营养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的品种‘桂热1号’和‘A4’的果仁转录组中挖掘调控基因。结果表明:(1)转录组分析发现‘桂热1号’相比‘A4’果仁有上调基因
摘 要: 干旱胁迫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一类主要的非生物胁迫。NAC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NAC转录因子在油茶响应干旱胁迫中的调控机制,该文以两年生油茶苗为材料,通过TA克隆得到CoNAC5与CoNAC79的CDS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自激活分析,并采用qRT-PCR检测CoNAC5与CoNAC79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
摘 要: SPINDLY(SPY)是植物中特有的岩藻糖基转移酶,其介导的O-岩藻糖基化修饰作用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玉米(Zea mays)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ZmSPY)的功能,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ZmSPY蛋白的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以及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并从玉米根系组织中克隆该基因,构建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析其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同时通
摘 要: 通气组织是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应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结构,其形成通常伴随着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发生,而细胞的死亡与通气组织的形成通常受到PAD4基因(Phytoalexin Deficient 4)的调控,但PAD4如何调控水母雪兔子通气组织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以水母雪兔子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
摘 要: 为探究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的化合物,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从石油醚萃取相中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其中
摘 要: 为探究有齿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var. intermedia)根及茎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对有齿鞘柄木根及茎的4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一维质谱、二维质谱、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比较实验与理论计算的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光谱数据来确
摘 要: 为探究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开花时挥发性成分特点及释放规律,该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检测鼓槌石斛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4个时期及盛花期唇瓣、萼片、花瓣和花蕊柱4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香气释放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在鼓槌石斛4个时期,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29种,分别为13种烯类、6种醇类、2
摘 要: 为研究和明确贵州兔眼蓝莓不同品种的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方法,对贵州主栽兔眼蓝莓‘杰兔’‘灿烂’‘顶峰’‘梯芙蓝’和‘粉蓝’等品种的果实香气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共检测出7大类4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8种、萜类13种、苯环类9种、醛类3种、酯类5种、烷烃类4种、其他类4种。(2)‘顶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