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凯文?林奇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设计理论家之一,其著作《此地何时:城市与变化的时代》(What Time Is This Place?)开创性地将时间概念引入城市设计,拓展了人们对城市时间性的认识,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系统梳理凯文?林奇的时间城市设计思想,从3个层面剖析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创新贡献:一是揭示时间的主观性、共享性和规范性特征,提出构建兼具连续性和精确性的城市时间结构;二是从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维度阐述塑造城市意象的时间路径;三是提出主动引导与被动适应相结合的策略,以管理城市社会和环境变化。凯文?林奇对时间在城市发展、环境塑造和生活体验中价值的思考和探讨,为推动城市设计理论创新和实践范式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借鉴。
摘要:城市是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复合统一体和巨系统,但自现代以来对城市的关注普遍偏向空间,而忽视时间。为此,聚焦于城市设计,回顾现有理论对时间的思考,展示从长周期历史时间转向日常时间的范式变化,阐述以凯文?林奇提出的精度、周期、幅度、速度、同步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等7个时间结构维度为代表的理论概念,就节奏分析、时空体和时间城市等同时考虑时间与空间的城市设计思维模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各类研究、政策与工程实践,展示城市设计如何采用插入、填充、延时等手法实现地方时间线的优化与同步,以期为城市设计在新时期实现时间转向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摘要:从居民日常行为视角评估设施供需关系,是诊断生活圈范围内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已有研究主要从空间视角入手,较少考虑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基于居民行为活动差异进行时间段划分,利用POI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提出一种面向社区生活圈的行为—设施时空匹配度评价思路,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空间维度上设施供给、居民活动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但时间维度上,二者出现明显的时空分异,部分时间段出现匹配错位情况。提出既可评估设施布局和居民活动的空间匹配模式,也可反映时间维度变化的方法,更综合地识别设施供需匹配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支撑设施时空配置和居民活动引导的策略。
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的运行和生活呈现出全天候的特征,24小时城市理念应运而生。首先,探讨24小时城市的概念、发展历程及推进策略;通过梳理24小时城市发展的4个阶段,揭示其内涵已由单纯促进夜间消费转向兼顾社会公平。其次,以伦敦、纽约和东京为例,剖析经济、政治、文化3种主要动力在24小时城市中的主要作用和特点,并总结出优化空间利用、加强交通配套、改进夜间照明、完善管理体系等关键举措及挑战。最后,提出我国城市应实施以公平和需求为导向的24小时城市战略,在完善顶层设计、整合时空资源的同时,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探索灵活的管理方式。
摘要:从时空行为视角溯源导致拥堵的出行原因,有助于理解拥堵形成的时空全过程。以上海市早高峰期间常发拥堵路段与机动车出行为研究对象,使用手机信令数据与交通态势数据进行交通流分配,还原出行的时空轨迹,从空间、时间、行为3个维度刻画早高峰拥堵形成的总体特征,解析具体路段的拥堵形成模式。发现拥堵的主要来源是沿内环、中环连片的居住密集区,去向主要集中在内环内的就业集中区;道路拥堵模式可归纳为“时空集中型”“出发集中型”“到达集中型”“时空分散型”4种主要类型;进而结合时空行为规划理论框架提出针对性的缓堵策略。从时空全过程视角认识道路拥堵的形成原因,可以为精细化的拥堵治理提供参考。
摘要:双职工家庭在育儿阶段遭遇的多重时间压力,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然而,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仍十分匮乏。基于上海2018年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双职工育儿夫妻的时间利用特征,剖析了夫妻的时间压力类型及其日常活动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时间压力类型的家庭分工方案。研究发现,双职工家庭在育儿阶段遭遇家务照料与通勤时间增加的双重压力;识别出超高家庭压力型、家庭压力型、通勤压力型、一般压力型4种时间压力类型等。以期揭示我国大城市典型家庭的生活困境,为家庭与育儿友好的政策制定提供研究基础与启示。
摘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着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利用的重构。利用上海时间利用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估算其均值,探究了不同手机依赖度人群时空利用的差异。研究发现:①越年轻、学历和收入越高、居住在离市中心越近地方的办公室工作人群,对手机依赖越大。②极重度依赖手机人群全天高强度使用手机,而轻度、重度依赖手机人群的手机使用的节奏性更强。不同人群在居住地、移动空间中手机使用率相似,而在工作地、外出场所差异明显。③手机使用与部分群体的休闲、卫生护理和交通时间呈正相关,而与睡觉、工作、家务劳动时间呈负相关,对购物、社交、餐饮等活动时间无影响。④手机使用加强了工作、居住地的活动集聚效应,但未减少外出活动时间。研究结果以期加深对手机使用与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及相应的城市空间运行的理解。
摘要:数据环境和数字技术的协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创新,为在城市尺度范围分析人本尺度的高精度数据带来可能。基于空间格局、空间秩序、风貌品质和公共活动等城市设计重点关注领域,对既有城市设计研究中的数字技术进行梳理,构建一个重点适用于存量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的数字技术应用“工具箱”,为城市设计从业人员结合具体现状问题和规划目标,进行定制化的数字技术和多源数据选择提供参考。最后以太原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进行数字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以期为存量地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借鉴。
摘要:为推进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保障海绵城市规划有效实施,亟需优化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的落实模式。结合上海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总结目前“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近期项目库计划”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的不足之处,如对建设和运营并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等。最后提出引入规划实施协同机制,探讨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实施平台”作为系统方案的深化方向,该协同机制有助于促进海绵城市建设者向运维者身份转变;通过全生命周期管控方式提高海绵设施运营效率;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引导各相关主体参与规划、建设和管理;通过动态调整和评估反馈来优化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的落实。
摘要: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究基础上,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分析的任务和要点,提出研究以国土空间碳核算为核心、以国土空间规划碳排放多情景模拟为延展的关键方法;其次,从温室气体清单着手,构建碳定量分析体系,制定核算公式,并以上海为例说明体系细化、因子标定等本地化路径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减碳目标约束下开展规划碳排放模拟的技术思路,并对上海市规划交通碳排进行评估。
摘要:选取大温哥华近百年来城市和区域层面的重要规划为样本进行研究,阐述大温哥华在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及其作用下的演进历程,剖析地区发展与规划的互动关系和互塑过程。大温哥华在城镇快速发展期,通过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引导,奠定城市特色,促进区域空间布局演化,建立空间秩序;在城镇发展稳定期,重点关注人的需求、宜居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战略引领、规划传导和多方协同的机制,引导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有序、可持续发展。大温哥华的区域规划与我国市级总体规划相当,对我国城市层面的总体规划编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摘要: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背景下,基于社区演进方向和全球主要城市社区实践趋势,构建未来公园社区的人文化、智慧化、开放式、复合型、空间美、包容性和有韧性7大特征指向,并结合“3+2”的社区分类提出突出前瞻性与未来性的150项评价指标。同时,以成都市民调研及市长信箱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群体的个体需求与交互需求,提出未来公园社区的生态融合、健康医养、人文教育、建筑空间、绿色出行、休闲消费、创新创业、智慧应用和共建共治共享等9大场景。最后结合社区分类提出差异化的营造路径。
摘要:在“公园城市”背景下,公园与城市二者的辩证关系被重新审视,追溯“园—城”的形态关联可为未来公园城市的空间形态塑造提供基础依据。江苏省南京市自20世纪初开展公园建设活动,距今已逾百年。历史古都的城市积淀和近代首都的城市职能,使其公园发展具有典型特征。基于城市形态学视角,聚焦南京老城公园形态,梳理和揭示公园时空演化的历史阶段和总体特征,通过公园及相关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关联性解析,探究关联性演化规律及动因机制。以期为形态学视角下认知“园—城”的辩证关系提供借鉴,为公园城市形态塑造中绿色空间格局保护提供参考,同时为理解南京老城空间形态提供全新的视角。
摘要:城市增长向“场景模式”的转变和文化消费的兴起重塑了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路径,文化场景营造成为城市老旧街区更新的新型范式。基于对“场景理论”的回顾,建构老旧街区更新中的文化场景营造逻辑,并结合南京市南湖东路怀旧主题街区更新的实践案例,剖析其场景营造的具体路径与策略。研究表明,老旧街区的文化场景营造依循空间主体重塑、空间设施改造、差异人群共生和多元活动融合的客观结构优化路径;借助原真情境体系的建构、主题景观的呈现传播、多元主体的博弈平衡,可实现地方情感凝聚、街区活力再生与持续运营优化,以期为老旧街区更新提供借鉴。
摘要:以2017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标志,上海进入以存量土地再开发为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首先简要分析上海近年来开展的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工作,是由政府组织、规划引领、功能性企业主导,由多方共同参与运作的创新实践。其次分析上海风貌保护中的土地开发成本、资本和开发逻辑、存量转型政策、房屋产权和开发使用、历史建筑保护法律等方面的难点。最后提出风貌保护的对策思路,包括降低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优化城市更新资本和开发逻辑,探索“先租后让”的土地供应方式和历史建筑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管理模式,适时修订地方法规等。
摘要:里弄街坊是上海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典型基底单元,是实施城市土地空间再发展和保护更新的空间载体,也是衔接法定控规编制和项目实施的中观层次。街坊层级城市更新是重要的规划管理创新工作,需要在街坊尺度上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拓展传统控规管理方式。提出控规管理与城市设计管理相结合的思路架构,并基于上海里弄街坊的规划设计实践,梳理包括现状评估、空间规模、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在内的多维度的管理要素和管理序列,以期为同类城市历史街坊的保护与更新管控提供借鉴。
摘要:基于人本价值视角,将遗产对象视为历史文化传承的场域空间,从城市与城区、片区与地段、建筑与场所三重空间尺度,提出城市遗产统筹保护与文化空间系统组构方法。以孤岛文化空间历史价值链接、历史文化空间当代价值链接、小微文化空间价值媒介链接3种价值链接机制为底层逻辑,建立城区遗产同源要素统筹、地段遗产文化生境统筹、建筑遗产价值媒介统筹3种要素统筹模式,以及城市文化空间网络建构、地段文化空间功能组织、建筑文化空间场景营造3种空间组构方案,以期突破传统遗产保护理论在遗产价值认知、价值链接和要素统筹方面的瓶颈,为我国城市遗产保护活化和价值传承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社会型城市更新应兼顾多元价值,同时考虑物质空间要素的迭代优化及非物质空间要素的保育利用。当前更新改造规划并未充分考量非物质空间要素,导致旧城更新实践上的文化保护“拆”“留”两难。从多元价值兼顾的视角实施更新地区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有助于推动更新规划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以广州市番禺区旧城镇为例,分析旧城镇更新的历程和困境,基于多元兼顾的视角构建旧城镇更新改造规划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运用多源大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空间分析、语义分析等方法,基于必然认定项及低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需迫切改造的旧城资源进入更新资源数据库;然后基于文化、居住、产业三维度的多元价值评估体系,将数据库的旧城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分类分区。此后,对不同类型的旧城资源分别提出更新指引。探讨了结合物质空间要素指标和非物质空间要素指标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创新,以期为多元目标下的旧城镇改造提供思路借鉴。
摘要:针对工业用地“空间+产权”双重属性特征,以上海市首批低效工业用地空间治理试点浦东新区祝桥镇为例,探索构建全流程的低效工业用地空间治理模式与机制。祝桥镇建立了针对低效用地的“拆、转、留”并举的空间治理模式。减量化阶段的治理机制包括编制镇—村尺度的减量化专项规划、构建多级政府联合投入的减量化补偿资金保障体系等。企业用地转移的治理机制包括政府间建立合作网络关系、提供精细化企业转移服务等。最后提出低效工业用地空间治理模式与机制应从“单项主导”到“双向发展”转型,厘清各类产权主体的权益与补偿标准,从而建立多主体权利收益共享机制。
摘要:现阶段,我国乡村现代化转型不断引发社会经济与空间功能的重构,社区营建已成为消解集体社会解构危机、建构内生发展机制的重要路径。因此,引入地方依恋理论,建构乡村社区主体参与营建实践的情感分析视角,厘清人地互动下乡村社区主体依恋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空间营建行为的影响。进而,阐释情感范畴下乡村社区营建的理论内涵,归纳情感作用下营建实践的尺度差异性、层级多样性和动态循环性特征,借助“情感—行为”主线建构乡村社区营建的驱动模型,分析社区主体营建行为与情感变化之间的互馈机理。基于此,从重塑空间“地方性”、整合多尺度发展条件、利用共识共建行动网络和借助空间标绘提升实践效能等方面,进一步提出社区营建的优化策略与路径,以期引导人地关系良性互动,凝聚和重塑乡村社区共同体。
摘要: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从单核转向多核,具有圈层化、等级化特征,与广州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空间格局相一致,最外围地区物流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受村级设施分布变化影响,物流设施集聚性呈现“增强—减弱—增强”的波动。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和工业因素对物流设施分布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因素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区位因素对其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对农村物流设施分布演变规律的认识,为城市尺度的农村物流设施的布局优化和支撑要素的建设等提供参考。
城乡关系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作用下,城乡之间通过要素流动而形成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联系[1]。城乡关系产生的根源是城镇和乡村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呈现出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特征[2]。2023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2%,依据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正处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我国不同地域和发展阶段的乡村将面临快速转型发展的趋势
纽约城市规划局发布《良好城市设计原则》指南 2024年3月,纽约市城市规划局发布了《良好城市设计原则》指南。指南主要包含4项原则:一是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提供无障碍、安全、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二是关心社区的历史、文化和身份,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空间或自然资源;三是体现纽约市的活力,包括强化与老建筑相协调的建筑设计;四是应对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做出富有韧性且注重公共卫生的设计决策。这些原则
《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正式实施 4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实施,旨在推动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升都市圈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 都市圈是指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城市为核心,以1小时交通通勤圈为基本范围,与周边城镇经济活动联系紧密、通勤便捷高效、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同城化地域。 《规程》明确,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属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