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目前疫情对人们的身心造成怎样的不适,但是政府和我们都不会也不愿意回到去年12月7日以前的日子。当然,无论是政府被动放开,还是主动放开,都意味着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影响因素解除了,所以,2023年的中国经济一定会比2022年好。但是,到底会好到什么程度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找到并找对其它的问题。 首先,房地产到底是生产端出了问题,还是消费端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房地产的危机不仅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积累了成功经验,要优化政
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0.2%,远低于3%的 GDP增速。同年,我国新增住户存款达到17万亿元以上,这引起人们关于消费不足的热烈讨论和担忧。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消费占GDP比重确实不高,但这与我国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有关,且长期来看具有符合经济效率的一面,不能简单地通过国际比较而认为我国消费占比偏低就完全不合理。那么,我国消费占GD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2022年中国货物出口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0%(以下均为美元计价和同比增速);进口2.7万亿美元,增长 1.1%。中国全年7.0%的出口增速并不低,但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带来的名义出口增速虚高,以及2022年下半年的出口走低,会发现中国出口的态势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好。2023年,中国面临较大的稳出口压力,稳出口面临需求端、供给端、其他风险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措辞理性客观,释放的信号却相当严峻:“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 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中国经济重回稳定持续较快增长的轨道,首先就要弄清事实、承认现实、直面现实。以“鸵鸟式”的态度,对严峻的形势视而不见,回避实情,只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如果我们不深入检讨经济持续下行的深层次内在原因,那么即使疫情完全结束,经济恐
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破解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问题事关重大。这是因为,“卡脖子”技术首先是主权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二十大”开创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着重强调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更加紧迫的战略需求。面向2035和2050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今天的娃娃抓起,改革创新人
科技革命是全球性的,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新时代科技革命总体表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价值革命。由于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发展,经济社会中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构成的传统价值形态转化为立体化、多维化、无形化的价值形态,价值规律发生重要变化,由此引发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变化。价值运动的速率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线性变化
纵观世界主流的债券市场,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市政债券的信用评级高,且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违约率极低,倍受投资者追捧。一般而言,地方政府的运作相对透明简单,其运行远比多数企业稳健,其财政收支的现金流较为稳定,也很容易预测,因此市政债券也被视为仅次于国债的“银边债券”。根据穆迪评级公司的研究,在1970~2020年间,5年期的美国市政债券仅为0.08%,远低于公司债券的违约率(6.9%)。
近年来受各因素影响,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危机频发。在宏观经济增速减缓、信贷收缩的情况下,背负着高杠杆的扩张型企业面临债务违约风险的几率急速升高,已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想要从市场上寻求融资摆脱困境的难度大幅增加。资不抵债的企业如无法破局,最终将走向破产。接连出现的债务危机,在侵蚀到关联公司正常运营的同时,也在市场上掀起一股“恐慌潮”。负面消息带来的市场信心缺失,会影响到金融市场其他机构的选择,使得原本正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分析,过去几年来,居民债务负担高和偿债压力大、居民收入水平增速不快以及疫情反复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我国消费增速的逐年下降。根据李扬的测算,我国居民的“债务还本付息额”或已超过可支配收入的50%。 溯源个人债务违约 要破解个人债务违约规模不断扩大和数量不断增加的难题,首先要找准造成此类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我国居民个人负债的相关情况加以剖析,造成
2022年,在房企风险外溢、疫情频繁扰动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深度、持续的下调。这种深度下调,是在一个长期下行的周期里叠加了短期下行力量。长期下行周期指房地产市场需求中枢水平下降,主要是由城镇化速度放缓、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程度上升的基本面所致。需求下降、疫情扰动放大了房企风险的外溢性,加重了居民购房的观望情绪,使得短期市场修复艰难。 长短期因素叠加给市场运行带来诸
结合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中长期结构性矛盾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周期性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复杂、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经济和主体的活力尚需逐步恢复,企业用工需求总体偏谨慎,此外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供需结构严重不匹配。在稳就业方面,化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成为重点难点问题,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成为就业问题突出的重点群体。化解就
前言: 今年1月,延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取消,压力之下,新能源车企产品纷纷涨价。特斯拉则趁机高举价格屠刀,大幅降价,据闻3天收获3万个订单。 尽管特斯拉来势汹汹,但在延续13年的补贴政策促动下,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大国,产销占全球比重超过50%。补贴政策的完全退出,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基本步入市场驱动的状态。 补贴政策本身,在十三年中也经历了起起伏伏,多次调整。事实上,中国
人间烟火气,是最动人的经济图景。 今年以来,商圈恢复往日热度,热门餐厅与景点重新排起长队,一些商家重启24小时营业,迎接消费者的到来。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称,居民消费热情正在回归,消费总体有望保持稳步恢复态势。 消费热情助推了烟火气的回归。热情背后,是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社会亟待面临的复苏与重振。 消费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