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教育是党为克服和改造党内自由散漫错误倾向、提高党员干部先进性与纯洁性,在思想理论层面用铁的纪律武装全党的一系列工作。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围绕从严肃纪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用教育手段提升全党纪律意识的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对纪律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导力度,并以党内法规制度的形式对纪律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与程序加
摘 要: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制度化是通过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系统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制度作为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特征的行为规范,在价值导向、工具理性和变迁逻辑三个层面构成与思想建设同向而行的重要基础。制度作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创设思想准则、构建行为边界,在其静态的条文呈现与动态的运行演变中发挥巨大推动力,加强和巩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建设成果。推进
摘 要:企业反腐败合规建设既是驱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区块链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一项创新技术,以其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变更难篡改、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安全隐私可保护等特征优势,有效应对传统企业合规管理的现实困境,驱动企业权力运行数据化、管理数据真实化、流程运行高效化和信息安全隐私化。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应以区块链为底层
摘 要:廉洁合规作为企业刑事合规的新生事物,廉洁合规的理论基础可通过“政治德性”的理论原点、“特别权力关系”的理论依托以及“软硬共治”的理论进路来寻根溯源。廉洁合规在履职行为层面涵盖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导向,在政治德性的内在要求层面涵盖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导向。通过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间的互动关系,判断企业廉洁合规的实施效度需围绕国家法律、党内法规来建构企业章程以
摘 要:文化反腐是新时期腐败犯罪治理的必然选择。腐败文化因素的生成机制与作用机理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与社会领域的腐败文化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体的腐败感知度,并形成个体的腐败。腐败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结成腐败同盟,强化腐败文化因素。我国以鲜明的不规则规制特征进行腐败文化因素治理,导致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与社会领域腐败文化因素治理机制的失衡。因此,应当以平等化治理为
摘 要:当前我国“不想腐”的建设仍以思想教育引导为主,缺乏一套完善的心理形成机制。需求是腐败行为的源动力,要构建“不想腐”的心理形成机制,应当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依据,分析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因,将腐败心理按照物质导向、安全稳定导向、归属导向与自尊导向归为四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闭环。具体而言,“不想腐”的心理形成机制应当包含如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不想腐”的内部心理保障
摘 要:纪法共治是“党纪与国法的共同之治”。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既有机统一于特色鲜明的中国式反腐,又在话语体系、技术规范与行为规制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党纪与国法反腐功能的趋同性,一体化惩防体系要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构必须层次分明,并且贯穿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纪法共治的实践路径,既要求党纪在腐败治理中的前置性,又强调法律在腐败治理中的统筹性,进而保持一种现代法治文明共识下的循
摘 要:全周期管理理念具有全要素管控、全过程管理和全系统协调的特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运用全周期管理具有时代意义,是高校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的实践要求,是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高校纪检监察各项工作闭环管理的迫切需求。在全周期管理视阈下当前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仍存在不足,包括系统管理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闭环管理的成效未能充分彰显、协同治理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