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资本论》开创了历史认知的新范式并掀起了一场历史哲学领域内的革命。在对思辨历史哲学和客观历史编纂学的批判性考察中,马克思洞察到了二者不过是诉诸“抽象”来诠释历史的叙事策略,旨在完成对历史的形而上学论证。马克思积极扬弃了历史的形而上学筹划,他不仅以“感性的人的活动”为出发点来科学阐发了历史的生成根基及其演进过程,还以“新世界观”为指导而有效地审视了历史。面向“现实”而“整全”的历史,马克思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国情演变的深刻互动性,造就了一个“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中国”的有机统一生命体,不可逆转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创性命题和标识性话语,丰富并创新了“中国国情”的思想内涵与话语表达,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该命题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前提性要素的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动力性规律
摘 要: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具有将知识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数据+算力+算法=服务”作为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将颠覆性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将绿色高效作为检验标准、将开放共享作为助推动力的新发展特征,生产关系变革表现为以人机协同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产关系、以虚实结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交换关系、以多元差异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分配关系和以绿色共享作为主要特征
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其高质量、绿色、创新、低碳和科技属性,保障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助力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系统数智化升级,加快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和新兴技术应用。“双碳”目标引领加速能源转型,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包括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内生动力的技术创新、能源结构的清洁低碳化变革、终
摘 要: 责任制度是气候变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坚实法治保障。域外气候变化责任制度已呈现一定的体系性特征,其中法律责任的主要模式有单一主体型与混合主体型、集中来源型与分散来源型、行政法律责任型与刑事法律责任型;部分国家的气候变化法在规定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规定了政治问责与行政问责。气候变化法具有政策法与监管法的双重维度,并面临科学不确定性等难题,这决定了气候变化责任制度不应局
摘 要: “双碳”目标背景下,再次修改《可再生能源法》是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引导产业未来健康发展、保障电力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可再生能源法》应在立法目标的指引下,按照“法目的-法原则-法制度”的思路再次修改。其中,固定电价制度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转型是《可再生能源法》再次修改的重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设计存在复杂的经验选择,涉及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的确立、配额的分配、配额的履行以及
摘 要: 技术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驱动,也是中美竞争投射在碳中和领域的核心呈现。在碳中和技术创新时,法律发挥着引导、保障和协调功能,不仅支撑碳中和技术研发,而且规范碳中和技术应用,同时协调碳中和技术创新所涉及的各类利益关系。考虑到相关制度的缺失,深入探索其内在结构尤为必要。在制度设计时,可基于碳中和技术创新的科学原理与现实规律,确立系统优化、清洁低碳和数字驱动三项基本原则,以全局观和系统性思
摘 要: 在中国宗教美术研究领域,佛教美术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许多重要成果依赖于考古材料,考古材料也提供了明确的支持。在中国,随着百年考古发展,特别是近七十多年来,考古成果有了巨量的积淀,如何梳理材料成为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比如,材料的边界如何确定,材料的有效性如何判断,乃至材料的呈现方式选择,等等。同时,在梳理材料时产生许多数据,这些数据本身能不能转化为有效信息?这些问题指向具体操作的路径,也
摘 要: 杭州飞来峰的吴越、北宋、元朝的几幅阿弥陀佛石刻像代表了对佛教西方净土的信仰。通过做功德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很多佛教徒的修行目的。这种信仰使信徒们通过遵循佛教教义来潜心修行和做功德,包括制作佛教造像。在飞来峰,雕刻与西方净土相关图像的原始目的主要反映在相关造像铭文题记中。这些造像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是基于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崇拜,是信徒为自己及他人造功德和实践修行之必须。佛教经典可以帮助信徒
摘 要: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术上突破了“颂圣”诗的传统写法,创新特征鲜明。其中“以丑为美”的血腥描写意在“震慑藩镇”、表现“尊王攘夷”、维护皇权的道统观;“以文为诗”的破体探索是为更好地阐扬道统所采
摘 要: 《珠林风雅》是晚明清初僧诗风气高涨的产物,也是古典诗歌总集编印高潮时期的典型样本。它生动地反映了诗歌从个别精英僧人的专利,到清初发展为一般文化僧都能够参与的文学活动。这是明清之际诗学家徐增编选的僧诗总集,以寺院为中心,选录了灵隐寺住持晦山戒显及僧众十余人的诗作一百余首。戒显入选最多,其中的《题武昌黄鹤楼》不仅当时“天下传颂”,而且逐渐流传为两种版本。版本差异显现了清代政治规训力量的强悍,
摘 要: 近代中国在西潮冲击下发生巨变,形成一些固化的认知,导致传统常被“讲错”。传统被误读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汉代确立的经典多是为“封建”时代所设计和书写的,却承担着指引郡县时代政治和民生的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封建与郡县理念的持续紧张,才能理解大一统的中国。包括专制与自治是否并存、小政府或大政府的政治模式,以及乡土社会是流动的还是呆滞的等关键问题,都需要重新认识。通过重访并据史迹重建传统的一些基本面相
摘 要: 1941年《说文月刊》首倡“巴蜀文化”学术概念,引发了巴蜀文化研究热潮,一时成为学术风尚,并对区域文化史研究产生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史研究系统的再造。区域文化史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分支,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成为独立的学术概念,并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巴蜀文化”作为学术概念提出并引发相关研究热,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一是与晚清至民国救亡图存背景下中国文化研究热的兴起有关,二
摘 要: 中古以降,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流传甚广,见于多种史注、地志、类书、政书等。宋人编《古文苑》收录了包括《十八侯铭》在内的完整铭文。从结构与内容看,这是一篇由“序文”和“正文”构成且旨在“叙将十八,赞述股肱”的东汉作品。表面上对应高祖功臣“十八侯”,真正的话语模板却是东汉“中兴二十八将”,是明帝永平年间确立这一新制后的产物。这一作品对应一尊立于沛县泗水亭高祖庙前的巨大石碑,并非东汉
摘 要: 封爵制是中国古代重要典制之一,可以世袭是其本质属性。汉唐间,丧服礼制与袭封时间的双向影响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在丧袭爵”制到“服阕袭爵”制。汉魏王朝实行前者,西晋改行后者。前者典出《尚书·顾命》,既是对周制的继承,也有汉代政局影响的因素。此制有利于确保政治权力的顺利交接,是广泛行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但这一礼制场合,既是嗣君为前代封君服丧的场所,又是王朝举行袭封礼之时,故须直面凶嘉两种异质的
摘 要: 扩大文化产品出口是贯彻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探讨对外援助对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识别其异质性特征,并探讨这种影响关系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分析文化产品贸易决定因素及其嵌入对外援助因素的理论模型,并使用2000—2017年中国提供的援助与对受援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外援助可显著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向受援国的出口。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类援助、
摘 要: 生命智慧植根于中华传统儒道释文化思想,展现了主体在时间与空间中安身立命的多元路径。嘉靖三年(1524),杨慎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永久流放云南永昌,其治学理念与处世价值从对儒学的拥趸转向对道释的融通。他以道释思想重构学术生命理路与身心内在平衡,从闻知与体认两个维度构建支点,实现学问的自洽与精神的自适。在闻知上,他通过老庄思想重塑生命存在观,并援引道释二家对理学与心学进行批评与修正。在体认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of Das Kapital Summary: Scientific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oroughly answering the mysteries of history. Das Kapital has c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