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延迟退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无论如何,背后的实质问题是人们对渐渐老去这一难以违拗的自然规律之无奈与焦虑。 相比之下,爱茶者似乎表现得风轻云淡,或者说,根本不在乎。 因为,在他们眼里,茶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热爱。君不见,“倾身事茶不知劳”。唯有爱与热爱,才能抵御岁月漫长。 就茶本身而言,它从被人类发现的那一天起,就是一种健康之饮。“何须魏帝一丸药,
问:有哪些不当的茶园管理会使茶树提前衰老? 答:不当的茶园管理主要表现为:茶园采摘(剪采)过度,错误修剪导致生理紊乱,光合作用降低,养分耗损太多,形成树型低矮,枝弱芽小,树势衰弱。或者化学肥料施用太多,且未开沟或挖洞施肥,直接施于地表上,有机质肥料和施用量不足或使用除草剂,未施行中耕等,造成土壤酸化、劣化、密实化,地力退化等,这些都会影响茶树生长。 问:武夷岩茶的手工炒青和揉捻有什么技巧?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刊推出茶香飘过七十载的专题报道,记录了70年来影响中国茶业的人和事。转眼五年过去了,中国茶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稳步前行,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中商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19年中国茶市场规模4580亿元,预计今年将达6646亿元。 这五年,围绕着中国茶业发展新的关键词,如“三茶”统筹、申遗、国际茶日、大健康、心茶饮、直播带茶等等,带领着中国茶业不断断革故鼎新,用优质
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新时代,“三茶”统筹理念的提出为中国茶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三茶”统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做好这三篇大文章,才能实现中国茶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
2020年5月21日,由中国倡议并推动的首个“国际茶日”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举办。茶源自中国,早已有定论。历史上,中国茶分三条路径向世界传播: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北通过陆路传到蒙古、俄罗斯等国及中亚地区;通过海路传到荷兰、法国、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国家,再通过英国传到世界各地。 到今天,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全世界爱茶、饮茶的人数超过30亿,遍布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最新的数据预测,
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健康消费意愿也持续提升,中国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 据今年8月中国消协发布的《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将达到9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8万亿元的总额实现了显著跃升。 “新冠”疫情期间,自古就有健康属性的茶,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上有着可喜的表现。可以说,茶是大健康产业的标志性产品,茶产业融入大健康产业乃
“三茶”统筹,科技赋能,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注入,为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 在过去5年里,随着茶叶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进步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全行业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以人工智能、遥感测绘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叶生产、加工、跨界应用、储运等诸多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国茶业科技以绿色、生态、安全、智能、健康为重点实现系统提升和质的飞跃。
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国际上的“声量”越来越大,“国际茶日”的设立、茶叶及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农业遗产等项目申报“非遗”与“世遗”的成功,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高度自信。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时间为每年5月21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高雅清香的安溪铁观音、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陈韵十足的云南普洱……这些曾经只闻其名、难见其影的茶叶珍品,如今通过直播平台,跨越千山万水,直接送达千家万户。这一变革,不仅让茶叶销售焕发了新生,更为整个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 传统茶叶销售依赖于熟客资源和人情关系,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茶农、茶商乃至品牌商纷纷化身电商主播,从熟悉的店铺走向更广阔的直播间,用高亢的语调、快速的语速和满腔的热情
近年来,随着新茶饮行业的逐步成熟,曾经的野蛮生长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更为激烈且策略性的市场竞争。据《2023-2024中国茶饮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新中式茶饮市场在2023年实现了1933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15.7%,并预计将于2025年逼近2500亿元的里程碑。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行业的蓬勃生机,也预示着千亿赛道的激烈竞争与无限机遇。 新茶饮公司从早期的粗放式扩张,逐步转向规模化、资
白露前,尽管天气依然闷热,秋意却越来越浓了。古人多悲秋,言秋景萧瑟荒寒,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眼下,秋水长天。江畔潮落,水草萋萋,在微风里摇曳。鸥鹭数点,隐没其间,江渚觅食。江上,二三舟楫往来。若非两岸勾勒天际线的摩天大厦,此番景致俨然是一幅宋元的秋江图。 “半茶人”于江畔茶座设席,煮茶听潮,才不负这般潋滟秋光,名曰“清秋茶集”。他特意准备了一款自己珍藏的1992年“广云贡”生茶。32年的陈期,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概括制陶技艺:“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工具,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在人类的陶瓷发展史上,最早出现全黑的陶器是在五千多年前龙山文化时期。在龙山文化之前,中国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极高的彩陶和红陶,彩陶文化延续了数千年。 黑陶文化代表中国制陶史的另一个高峰。“黑如漆,薄如壳,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虽在土中埋
在世遗古城泉州,众多茶馆林立,传统茶与新茶饮交织,它们以本地建筑为载体,演绎着闽南的风土人情。走进传统茶叶店,豪爽的泉州人手压盖碗,干净利落地冲出茶汤,如“关公巡城”般分茶之后,朗声请茶说:“临碟!免客气。”“临碟”是方言“饮茶”的谐音。茶香四溢中,宾主畅谈尽欢而不觉时光悠悠,俗世纷扰。 随着“茶龄”渐长,旅行途中,相较咖啡馆,我更喜欢找个茶馆歇脚,甚至会将一整个下午奉献给心仪的茶馆,比如偶然邂
一场秋雨一场凉,慢热的夏天变成浪漫的秋天,长夏消去,凉秋渐来。 若问凉秋何处去,全年平均温度T5.0℃-25.0℃的云南大理,的确是理想之地。芭蕉树荫满地的午后,日斜阑干的黄昏,清蝉嚐嚐,疏桐流响。十月已至,不如,去有风的地方,去小余的大理茶客厅,喝杯功夫茶,遇见不一样的秋天…… 人物简介 小余,本名蔡家恒,自号余一先生。1997年生于台湾高雄,曾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喝茶十余
人物简介 博哲若(Gerard Burgermeister),出生于1953年,先后学习过生物学和经济学,是著名的瑞士籍生物学家。他曾在尼加拉瓜参与过自来水设施建设项目,担任过瑞士驻华使馆环境、经济及科学合作参赞。 瑞士人博哲若,我亲切地喊他“老博”。他长居云南20年,最著名的“壮举”是将一片橡胶林改造成了“小森林”。他专注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个茶酒皆爱的“饮君子”。 壹 悠然一梦,醉心雨
70万年前,一次宇宙间的壮烈碰撞,在海南中部葱郁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个直径横跨3.7公里的陨石坑,埋下了“来自星星的礼物”。70万年后,“黎族女儿”符小芳在这片被自然之力精心雕琢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关于梦想、挑战与重生的有机茶传奇。 陨石坑里,种下“有机梦” 符小芳,1977年生,中专毕业后在外闯荡多年,心系为脱贫苦苦挣扎的乡里乡亲。带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未竟的梦想,符小芳毅
谷雨过后,青山守望,薄雾轻笼,福建省安溪县漫山遍野的茶树萌发新芽。眼下,正是铁观音春茶采制的繁忙时节,茶农忙碌制茶,游客观赏山景,茶商翘首期盼,让这座山城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现在生态茶园管理越来越科技化,今年的春茶品质一定会更好!”4月19日,安溪开茶节在虎邱镇高建发茶庄园举办,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安溪海丝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前往巡检茶园声光电驱虫装置、自动喷灌系统,安溪高建发茶业有
落地窗外,大雨滂沱。暮春初夏的浓绿,随雨声肆意倾泻。适逢湖北茶叶协会主办的“楚天好茶沿海行”走进福州,我应邀参加茶会,品尝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荆楚佳茗。对于我这个喜欢味酽的老茶鬼来说,红、绿、黄茶,总觉太淡,唯有赤壁青砖茶,浓厚陈醇,最合我的口味。 这块沉甸甸的茶砖,或黑茶(青砖),或红茶(米砖),主产羊楼洞一带,曾是欧亚万里茶道上的“金砖”——书写了关于茶的财富传奇,也给鄂南山乡带来熠熠荣光……
中秋虽至,夏日的余温仍肆意徘徊。人们往往在这“秋老虎”横行之际贪恋冷饮的清凉。然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过量摄入寒凉之物易伤脾胃,影响健康。随着气候转向干燥,咽干、咳嗽等小毛病接踵而至,润肺防燥成为这一时节的养生重点。在追求清凉的同时,不妨选择一些凉性而温和的食物作为冷饮的替代品,既能消暑又不失健康。 01/“茶”样百出 在新茶饮文化盛行的今天,茶冻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创意的搭配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茶粥又称茗粥、茗糜,以茶叶青叶、干茶、茶粉或茶水煮粥。糜是粥的别称,一般认为,南方称粥,古代北方则多称糜。文献记载,西晋洛阳街头已有茶粥出售,唐代大诗人储光羲、王维亦有诗记“茗粥”“茗糜”。晚唐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该记载与史实基本相符。宋元明清,名家茶粥诗词不计其数。在宁波,明清有三位先贤作有茗粥诗词,各有不同心境,颇有代表性。 老
常喝茶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帮助的,这点从茶叶化学上得出很多论证,如果再强调茶气,就更加重了茶道在修身上的功力。茶道除了讲究做人处世的修炼外,更从物质层面上加重了修身上的效用,于是做人处世与修身养性几乎代表了茶道的内涵,但是我们多么希望泡茶喝茶就像我们享用美食,只是享受菜肴的美味,而不是一口一口地计算营养成分。 谈论茶道好像理所当然地要修习制茶,甚至于要到茶山蹲点,亲自做一批茶回来泡给茶友们喝才有足够
众所周知,建盏经历过一段奇异的旅程,它因斗茶而生,因斗茶消失而消失。后来建盏在日本大放异彩,被奉为国宝,世间仅有三个半“曜变天目”的说法不胫而走。20世纪80年代,建盏工艺在中国得以恢复。 在此之前,建盏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身影留在诗词中了:“忽惊午盏兔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斑中吸春露”…… 比建盏更神奇的是……抱歉,它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名字,在日语中叫“茶入
1505年,36岁的文徵明收到宜兴吴大本寄来的团茶,这片带有古典气质的紧压茶,瞬间把文徵明带到唐代的语境,让他想起唐代孟谏议给卢仝寄茶的场景。卢仝家贫,腹中正叽里咕噜的时候,收到了好友寄来的团型紧压茶,从容地戴上乌纱帽,正襟危坐地品饮起来,之后写下不朽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文徵明迫不及待地打开团茶,让烟雨江南的潮气,先润一润茶饼,然后再去松根下打水,清洗一下满是淤泥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