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字金融新业态是赋能京津冀地区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机制路径上,数字金融会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提升企业创业活力来加快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在调节效应上,投资环境在数字金融促进京津冀产业结
摘 要: 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和方法,使用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制造企业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技术关联进行研究,并佐以2016—2023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分析该地区二位代码行业结构演化特征。结果发现:(1)2003—2015年,该地区转化行业的技术关联度变化值大多是正数,说明这些转化行业与原有行业的技术关联度高,反映京津冀城
摘 要: 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引发对其取代人类就业、降低劳动者收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强烈担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出发,实证研究了工业智能化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同时,基于就业和收入极化的视角,探讨工业智能化影响再分配偏好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主观层面,工业智能化加剧了人们对不平等程度的感知,深化了对社
摘 要: 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扩大了企业内部合理薪酬差距,但并未缩小企业内部超额薪酬差距;从整体上来看,数字化转型扩大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创新,管理层凭借其在创新活动中的智力资本获得了更高的薪酬,因而企业内部合理薪酬差距扩大。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控股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中
摘 要: 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性的挑战。基于全球多源产业大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转移指数,对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态势及去向国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从“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的角度进一步挖掘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模式。 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呈现持续转移态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面临较严重的转移风险,东南亚以及墨西哥等美国“近岸”
摘 要: 振兴工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构建工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系统理论与组态视角,运用fsQCA方法分析工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驱动路径及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工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显著,存在两条高水平驱动路径,即“发展结构—发展效益—技术创新”与“发展结构—绿色低碳—两化融合”驱动型。合理的工业发展结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展效益、发展结构、技术
摘 要: 以2006—2021年深交所中小板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显著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上述结论经过内生性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两职合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学校集聚度高的地区,全国
摘 要: 员工持股计划自实施以来备受关注,其对员工、企业的效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从公平角度,采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提升外部社会关注、增加员工议价能力等方式降低了企业内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管理层权力大、员工认购比例高、锁定期长、自行出资、股
摘 要: 选取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分析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中短贷长投的影响,从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特征两大影响渠道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会显著提高企业短贷长投水平,并且这一正向影响在庞氏型融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更加明显。股票流动性通过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市场价值和增强管理者过度自信三个途径促进短贷长投;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渠道抑制短贷长投,表明股票流动性对
摘 要: RCEP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RCEP成员国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及彼此间贸易联系的加强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处于RCEP区域价值链的顶端,RCEP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抵御全球价值链重塑带来的冲击;RCEP各成员国比较优势和贸易联系的加强对各自在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