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我们挥手作别踔厉奋发的2024年,阔步迈入充满希望的2025年。新的一年,《北京档案》将以更丰富的内容为读者带来更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本期开始,杂志推出两个全新栏目:一是“学术热点”,聚焦当前档案学研究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与最新趋势,旨在促进学术交流与争鸣,繁荣档案学术研究;二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此栏目的开设,不仅是为了铭记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更是为了传
2024年,北京市档案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推动首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向质图强,以落实整改为契机夯实业务基础 全市档案部门以国家档案局监督检查为契机,制定了落实反馈意见的“时间表”“路线图
京津冀三地档案部门共同签署民生档案跨区域共享利用合作协议 近日,京津冀三地档案部门在北京举行民生档案跨区域共享利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将逐步实现京津冀民生档案“跨馆查阅,异地出证”,让三地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占兴主持签署仪式,三地档案部门负责同志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协议约定,京津冀三地档案部门建立民生档案跨区域共享利用工作协调联
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档案讲好北京故事,2024年12月25日,“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在北京市档案馆隆重推出。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林振义,北京市档案馆馆长程勇分别致辞,并共同为展览揭幕。 展览由北京市档案馆主办,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西城区档案馆、东城区档案馆协办,展出老照片、实物等档案和资料3700余件。展览分为驻足都市、
摘要:随着数据要素价值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对高质量、大规模数据需求的凸显,数据概念和数据工作不断发展,促使档案界从数据的视角来思考档案资源建设问题。论文从需求升级、结构扩张、内容拓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智转型背景下档案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的整体性变化。即档案资源体系由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向档案数据资源体系转变,其结构由档案原文数据向衍生档案数据资源扩展,其建设内容在收集保管的基础上新增数据生产和数据治
摘要:档案资源既是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重要资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现有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资源分类原理及标准的探讨相对薄弱,实践中的类别划分更较为混乱,与文化遗产领域实践运用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论文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资源分类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秉持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合规性四项构建原则,结合对象分类法和职能分类法,构建了档案资源分类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敦煌研究
摘要: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究档案文化智能传播的目标、要素和策略,有利于弘扬档案文化。根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相关内容,结合智能传播技术和拉斯韦尔理论,提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化智能传播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数据化、多样化、体验式和场景式的档案文化传播,其传播要素包括智能化的档案文化传播空间、内容开发、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空间建设、内容供给、媒介
摘要: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数据湖”的构建顺应企业档案数据转型趋势,符合企业档案数据治理需求,有助于消除企业档案数据孤岛,充分释放企业档案数据价值。以目前最典型的“数据湖”架构为参考模板,结合企业档案数据的工作实际,从“入湖:档案数据接入模块”“蓄湖:档案数据存储模块”“治湖:档案数据管理模块”“测湖:档案数据计算模块”“调湖:档案数据调度模块”和“用湖:档案数据应用模块”六大层级构建企业“档案数
摘要:《档案展览工作规范》(DA/T 102—2024)是国家档案局为规范档案展览工作出台的行业标准,为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的展览工作提供科学指导。论文系统介绍了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时代意义、主要特点及内容。 关键词:档案展览 档案开发利用 档案行业标准 Abstract:The Specification for Archival Exhibi? tion Work (DA/T 102—20
摘要:城建档案开放对于实现城建档案价值、保障公民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梳理城建档案开放工作背景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城建档案开放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完善城建档案开放有关制度规范、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建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和探索分类分步实施的城建档案开放策略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城建档案 档案开放 开放审核 推动档案开放是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法律法规
摘要:“大思政”建设是国家育人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校史档案叙事的过程与“大思政”丰富大资源、善用大课堂、构筑大平台的要求相向相融,是活化思政育人的重要手段。论文设计了包含资源层、叙事层和成果层的高校校史档案叙事开发模型,并以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校史档案为例,从完善校史资源、优化叙事逻辑和打造实践范本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史档案叙事开发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其赋能思政育人提供现实参考。 关键词:校史 档案叙
数字档案馆是信息化时代档案馆开展业务工作的基础平台,对于促进档案收、管、存、用各项业务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起着关键作用。建设数字档案馆是各级档案部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必然举措,是提升档案治理能力、加快档案工作数字转型、推进网络强国工程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北京市自2021年起
摘要:法国档案部门在“文化奥运”框架之下,利用丰富的馆藏奥运档案及其他体育赛事档案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论文采用文献和网络调研的方法,介绍法国档案部门“文化奥运”系列活动的全景,从文化深度、活动广度、空间跨度和影响力度四个方面分析了活动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活动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法国档案部门 文化奥运 奥运档案 体育档案 Abstract:Under the
摘要:清代盐政,旧制以巡盐御史充任,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清前期长芦盐政承担着督催盐课、缉查私盐、纠察盐官的盐务监督职权。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长芦盐政的职权逐渐发生了变化。咸丰年间长芦盐政一方面仍承担着督催盐课的基本职权,另一方面衍生出防守地方的事权。面对长芦盐商引课乏力、灶户灶力拮据,长芦盐政督催引课、额征灶课的应对之策,对地方盐务和民力恢复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天津地方防守事务中,长芦盐政被赋予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这座千年都城在日军的铁蹄下沦陷。日军占领北平后,一方面扶植伪政府,推行一系列的毒化和奴化政策,制造“北平繁荣”假象,企图欺骗民众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对北平人民实行严厉的管制和人身检查,封锁外界消息,实施严酷的法西斯统治。面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北平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进行隐蔽的游击战,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在沦陷八年的抵抗中,北平人民谱
改造后的正阳门与五牌楼(作者拍摄于2020年) 2024年12月26日起,正阳门箭楼恢复对外开放,参观者可以登上城楼欣赏这座古建筑的建筑设计之美,领略南北中轴线的魅力;还可以通过箭楼内部举办的中轴线展览,体会这座城楼在北京中轴线上和北京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影响。正阳门是北京前门的官称,在古代,北京的正阳门是一个建筑整体,由城楼、瓮城、箭楼、闸楼以及与之联系在一起的跨护城河的桥、桥前的牌
京张铁路是我国自主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上海的同生照相馆对其进行了全面拍摄,制作成《京张路工撮影》,相册中记录了京张铁路沿线的车站、工厂、线路、桥梁、隧道、人物、机车、车辆以及其他建筑影像,京张线路上的铁路机车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根据《京张铁路工程纪略》中1909年的数据,京张铁路机车数量为19台,后期又有所增加。[1]《京张路工撮影》中的机车照片共6张,包括摩格尔机车1张、播德威
昌平区档案馆新馆开馆2024年12月 31日,昌平区档案馆新馆开馆,《看见昌平》区情展同步启幕。市委办公厅(市档案局)二级巡视员刘晓阳,市档案馆副馆长刘立,区委书记甘靖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刘晓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光彤,区政协主席王燕庆,区委副书记冷强田出席开馆活动,区领导雷海良、林宇参加。活动现场播放了昌平区档案馆宣传片,出席领导为新馆揭牌,并先后走进数字档案馆机房、档案库房等地,实地调研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