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者也。开物源于“开物成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万物功成。故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出了“开物”的思想,即人开万物得以万物升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开物之精华,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天覆地载,物数号万”,中华大地物资丰饶、文化多样,工匠们继承“开物”的精神,创造出品类齐全、技艺精湛的各类传统工艺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工”以“开物”,造
[摘 要]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是通过视觉传达媒介来呈现并传达出一定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内涵,其承载着信息传递和价值传达的双重属性。一般而言,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将传统文化符号化的抽象过程,也是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质进行视觉呈现的创造过程。由于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象是设计师内心物化的形象,是一种内在形象的反映,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创作中表现为文化符号形象。 [关键词]视觉传
[摘 要]探讨现代设计中的求异思维、空间秩序、空间设计,将求异思维应用于建筑空间设计,从问题的相对面、差异面深入探索,创造空间的多样性、丰富性、艺术性,赋予空间环境好奇、求知、科技、互动的功能。继承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美学,将求异思维创造的空间美学融入建筑空间设计,同时突破旧式和思维壁垒,形成破局思维、多元思维,改变设计观念。拓展求异思维下的建筑空间秩序与形式,以新思路启示未来设计、联想设计、大空间设
[摘 要]重点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三江侗族刺绣图案的应用路径和前景。侗族刺绣图案的现代化应用,不仅可以丰富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还可以推动侗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因此,积极探索三江侗族刺绣图案的现代化应用路径,发挥其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江侗族刺绣图案;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TS9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摘 要]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陶瓷向现代陶艺的转变,这一转变主要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与影响,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完成了从传统工艺门类向现代艺术的转型。现代陶艺一经走上独立的造型艺术道路,便给了创作者很大的创作自由与空间。在经过陶瓷本身的“泥—火—釉”材料的各种探索后,创作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综合材料”领域,这大大拓宽了现代陶艺的表现空间,给予了创作者无限的创作可能,且这一结合与碰撞在未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完成竹根雕非遗的传承使命,杜绝竹根雕艺术千篇一律现象,创新体验助活态传承,让老传统有新玩法,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提出盘活竹根雕艺术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竹根雕;艺术创新;传承内核 [中图分类号]J3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1-002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林海仁.艺术创新——竹根雕生生不息的传承内核[J].天工
[摘 要]首先,立足于新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视觉传播设计的特点,研究了动态海报的特征,归纳、提炼了现存的动态海报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应用场景特征。其次,从技术设备、软硬件等角度,分析了媒介技术的技术支撑、动态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和谐关系,归纳出新媒介环境下动态海报的设计原理和表达方式。最后,将该可行性方案运用到“共生”系列公益海报的具体实例中,以声音可视化作为其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实践检验已经总
[摘 要]河北大名草编,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其文化基因图谱的构建及创新设计应用,旨在深化对这一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识并促进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发展。通过剖析大名草编技艺的特点,系统地提取和分析大名草编文化基因,成功构建了大名草编的文化基因图谱,并探讨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设计应用。这一过程不仅保护和活化了大名草编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探索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社会融合的新途径,
[摘 要]随着AIGC的智能创作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绘画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将进一步激活古诗图像化的文化传承活力、拓展其呈现的广度。概述了人工智能绘画的发展与特点,并从外因与内因两个角度分析古诗图像化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古诗图像化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挑战,特别是文本理解与语义建模、图像生成模型的应用以及风格迁移技术的运用。以《九歌·云中君》为例,具体展示了古诗图像化的实践过程,包括文本的准备与理解、创
[摘 要]广西少数民族衍生出了众多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堪称设计领域的文化瑰宝,迫切需要人们将其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强产品设计创新性。基于此,简单阐述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内容和皮具设计的特点,探究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皮具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意义,分析了二者融合设计的具体路径和相关案例,开拓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和皮具设计思路,丰富设计元素,发扬广西少数民族文化。 [关键词]广
[摘 要]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包装的环保性,如竹子、海藻、可可豆壳和菠萝叶等环保材料在洗护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竹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的可再生植物,为包装提供了强度和耐久性;海藻则是可生物降解的海洋植物,是环保包装的绝佳替代品;可可豆壳和菠萝叶等的应用,更是将废物变成了宝,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环保包装设计,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的
[摘 要]中国传统珠宝设计源远流长,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历史进程中,珠宝设计领域一系列文化元素不断改进,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场景的更新,中国传统珠宝设计也呈现出许多新趋势。从中国传统珠宝设计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时代要求,探讨发展之道,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珠宝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福建漆线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探讨了福建漆线雕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在传承方面,福建漆线雕坚守传统技艺,通过家族传承、师徒相授等方式,将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在创新方面,福建漆线雕积极吸收现代审美理念和技术手段,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并拓展其在艺术品市场和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福建
[摘 要]造型与配色是人像塑造的两大要素。以福建脱胎漆器工艺为例,探讨了人物造像的“形”与“色”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人物造像的造型设计进行分析,探讨福建脱胎漆器工艺中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设计,包括人物的姿态、表情等。其次,对人物造像的色彩搭配进行研究,发现在福建脱胎漆器工艺中,色彩的运用丰富多样,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情感。最后,结合“形”与“色”,探讨了福建脱胎漆器人物造像的创新与发展,以更好地
[摘 要]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粗糙的工业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传统手工艺备受关注。在品茗器具设计中,大漆髹饰工艺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有效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此外,还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大漆髹饰工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关键词]大漆髹饰工艺;品茗器具;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根雕艺术是传统的造型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根雕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根雕艺术研究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根雕艺术的历史和发展、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
[摘 要]形神之辩,源自汉代及之前的哲学思想与文艺精神,发展至汉代后期,在绘画上呈现出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现象,西汉末期成为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的重要过渡时期。汉代洛阳八里台砖画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绘画作品,画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神态形象生动,流露出传神的迹象,其逐渐脱离稚拙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形神兼备的先声。通过对形神画论的形成与具体绘画技法的演变进行整理,试图对西汉末期人物画形似到神似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汉服也在不断演化,转化为适应现代文化的新形式,甚至会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受到关注,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有可能是传统复兴的未来。在新时代语境下,汉服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表达尤为突出。这种汉服传统与工笔画的连接,不仅加强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力,而且实现了艺术创作中新民众的身份认同,体现了年轻一代别具一格的品质生活。能够运用特征鲜明的文化介质传达出饱满的艺术情感与新时代的艺术
[摘 要]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油画艺术传入我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油画艺术本土化的过程中,民间美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将民间美术中的造型、色彩以及材料等元素融入作品中,不但能提升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使油画艺术更加符合中国人的
[摘 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从《格尔尼卡》的造型、构图、色调等画面构成元素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及毕加索的生平,从多个方面赏析《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从而挖掘《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毕加索;《格尔尼卡》;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1-0065-03 本文
设计说明:作品中,为了突出人物,形成视觉中心,把人物放在中心位置,同时,在创作中不断尝试用点、线、面来抒发情感。老人头帕、围巾、衣服上的大色块与脸上的小色块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的围巾上有很多线条,杂而不乱,给画面增加了一丝艺术感。线条把人们的视线往下拉,给人以延伸感。画面最精彩的部分是人物五官以及服饰,所以这部分在造型上更加细腻。为了更加突出画面效果,用背景的“虚”来衬托人物的“实”,使画面有
[摘 要]探讨了品牌VI设计中民族装饰元素的融合方法与表现方式,并将其归纳成了一定的教育改革方法,用于优化目前我国高校品牌VI设计课程中同质化严重、缺乏针对我国场域的独立完整模块的情况。将民族装饰元素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以建立更好的知识模块与学科架构。 [关键词]品牌VI设计;民族装饰元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
[摘 要]陕北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家族传承以及师徒传承,现代的网络授课与线下讲课培训,这些教学方式都推动着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理解剪纸语言和意象符号,掌握纯熟的手法和技艺,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陕北剪纸的冒铰(即兴创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和创作方法,对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锻炼创作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教师也要具备较高的剪纸艺术修养,针对不
[摘 要]通过对先秦时期青铜鬲考古学和艺术学方面的综合研究,揭示了青铜鬲最初作为实用炊器的起源,逐渐过渡为礼器并在婚姻制度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复杂历程。强调了青铜鬲在古代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对先秦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审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鬲;青铜器;炊器;礼器;媵器 [中图分类号]J5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1-0075-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
[摘 要]自汉代佛教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体现在石窟造像艺术中。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人们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遗产,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我国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关键词]石窟造像;传播脉络;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1-0078-03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