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云淡醉山川,大地丰收满笑颜。海晏河清祥瑞举,人民欢庆舞蹁跹。在收获的喜悦时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庆典时刻,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更应该重复张伯苓先生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它告诉我们,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回望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前,无数革命志士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
大国之路由此拉开序幕 2024年,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新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 75年前的1月1日,新年第一道曙光到来时,有两则文字,出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之手,从太行山下、滹沱河边的小村庄西柏坡传出。 一则是公开的檄文、气势如虹的《人民日报》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在其中写道:“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
这一天,毛泽东55岁,刘少奇50岁,周恩来51岁 朱德62岁,任弼时45岁 他们终于实现了青年时代就树立的救亡图存之理想 75年前的3月25日清晨,毛泽东一行人在涿县换乘一列专列,于天亮时分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下午5时许,在西苑机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分别乘坐敞篷吉普车检阅部队,随后接见了各界代表人士1000多人。当晚,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正式播发消息:中共中央、解放军总
“对于毛泽东来说,是因为他发扬了民主,团结了大家;而对于大家来说,是因为心中真正有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所以他们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人相识甚早,始于各自风华正茂时。 1920年至1922年,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先后乘邮船走出国门,赴法国、苏俄、德国探寻中国革命的真理。毛泽东则认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
六大行政区的主帅人选,都要经过毛泽东的批准,并向他汇报工作。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大区一级党、政机构被撤销,六大行政区结束了肩负过渡时期的光荣使命。 六大行政区的设立 六大中央局、六大军区的设立,与六大行政区并不同步。中央局是中共中央的派出代表机关,党在各个时期都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过,如红军时期的苏区中央局,抗战时期的长江局、南方局、西北局等。解放战争时期设有西北局、华中局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战友之歌》。一声战友一世情深,一句承诺一生牢记,战场上的生死之约,不仅展现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对生命、责任和承诺的坚守与尊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战斗力不减、凝聚力更强,除了有坚定的信仰支撑外,战友之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也是重要原因。有了这种深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于1935年9月17日在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这“三问”,一问民族血脉,二问家国情怀,三问责任担当,让初入南开的学子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危难和南开人的责任,不少学子从此投身到救国运动之中。 1876年4月5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
齐襄王揽功 一天,齐国国相田单途经淄水,看到一个老人因为渡河受了寒,上岸之后无法走路,就把裘皮袍子脱下来给老人穿上。齐襄王听闻田单“解裘救人”,自言自语道:“田单这样乐善好施,是不是想将我取而代之?” 齐襄王发现殿外有一个穿珠子的工匠,可能听到了自己说的话,于是问:“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工匠回答:“听见了。”齐襄王问:“你觉得该怎么办呢?”工匠说:“您不如借机把田单的善举变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