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原名刘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最先开始新诗创作的诗人之一。出版诗集《瓦釜集》《扬鞭集》,著有《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编写了《初期白话诗稿》,翻译的著作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在刘半农的诗歌创作中,有一部分是儿童诗歌。他曾说:“我们要哭我们孩子的哭,笑我们孩子的笑!”可见其对儿童世界的“童真”“童
李姗姗的童诗写得传神,写得趣味盎然、富有艺术活力,其奥妙在于“机趣”二字。这里的机趣是指诗人匠心独运,以精妙的构思显示出高超的智慧,使人从其巧中见趣。 机趣在于诗人善用慧眼,发现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别致的美感。在《橘子》这首诗中,当我们读到“一只橘子/一生会开两次花”“剥开的橘子/是一朵盛开的花”时,会不禁赞叹诗人观察之独到,情思之细腻。她将橘子的花香,果实的甜美巧妙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引导我们去更
春天一到 树,披好嫩绿的工作服 开动了酿造机 采集阳光、雨露 又用风筛子搅一搅 酿好清新的氧气 夏天一到 树,换了深绿的工作服 启动了织布机 收集蝉声、鸟鸣 再加点皎洁的月光 织好清凉的绿荫 秋天来了 树,套上金黄的工作服 打开了烘焙机 裹上云彩、调入霞光 塞进层层缤纷的叶子 新鲜出炉了喷香的大浆果 冬天到了 神奇的雪花外套 却让人直打哈欠 呼噜、呼噜
看见蓬勃盛开的花朵 女孩飞奔过去 转身,摆好姿势 妈妈给女孩拍了一张照片 妈妈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不管什么花 合过影的都是我好朋友 在我的花朵朋友中间 每一朵都开得鲜艳 永远的稻草人 稻草人一条腿 永远站着,不坐 稻草人没有嘴 永远沉默,不说 永远是多高?很高,很高 高不过稻草人的水桶腰 永远有多远?很远,很远 远不及稻草人无法说出的挂念
潮汐 是大海的呼吸 浪花托着月亮 银粉洒满了海面 美人鱼织着珊瑚礁 歌唱海的女儿 浪花枕头 梦的故乡 我的骨子里刻着 远古的记忆
小路的一头是我家 小路的另一头是学校 每天早晨 我从家里赶着小路往学校走 每天下午 我从学校赶着小路往家走 小路心情好的时候走得很慢 在坑坑洼洼的田埂边喝几口露水 在树下和蟋蟀聊几句 贴着软绵绵的草地爬几圈 和小石子一起在山坡上晒晒太阳 小路心情不好的时候走得很快 眨眼就把大路甩在身后 闪电一样划过茂密的小树林 风一样卷着草屑黄土往前跑 我们一起绕过蓝色的池塘 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