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处太湖之滨,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大约10000年前,三山岛先民出现,拉开了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序幕,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次第登场。商周之际,“太伯奔吴”,让苏州成为吴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纷争故事。一代霸主吴王阖闾命伍子胥修建吴大城,开启了苏州城市文明的新篇章,苏州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延续至今。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一同
春秋 蟠螭纹编钟 苏州博物馆藏 2000多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吴国的王宫里热闹非凡,原来是吴王阖闾(hé lǘ)正在宴请群臣。此时,距离太伯、仲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吴王的宴会变得非常“高级”啦!不信就往下看! 盛大的国宴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庭院里摆满了各种礼品,吴王阖闾坐在宴会厅的主位,卿大夫按身份高低落座,观看女乐( )们的歌舞表演。女乐是吴国宫廷里专业的歌舞艺人,她们动作整齐
在苏州博物馆,有一把王者之剑熠熠生辉,夺人眼球,它就是——吴王夫差剑。它曾经属于春秋时期吴国最后一位国君夫差,如今,作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可谓稳居同时代青铜兵器的“C位”。一起来听它讲述一段吴越争霸的风云历史。 春秋 吴王夫差剑 苏州博物馆藏 我是来自苏州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重980克。据我所知,国内博物馆收藏了9柄吴王夫差剑,我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
春秋 菱形暗格纹剑 苏州博物馆藏 在古代,战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兵器的质量。吴越争霸时,士兵们在战场上用的兵器多由青铜铸造,而两国的青铜剑铸造工艺也遥遥领先于其他诸侯国。吴国的神兵利器“吴钩”,后来还成了宝剑的代名词呢。现在,吴越兵器家族要来亮相啦,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剑与铸剑师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吴越兵器大家族、有“百兵之君”称号的青铜剑。大高个儿、小蛮腰,我的身材可以说很完美
“咦,这是什么地方?”正在博物馆里参观的瞿瞿,无意中推开了一扇门,发现墙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时间博物馆里收藏着过去的故事、现在的时光和未来的希望。你想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过去是什么样子,未来又将是怎样的吗? “好有趣啊,我想知道!”瞿瞿心里刚闪过这样的念头,就觉得眼前一闪,已经到了库布齐沙漠的上空。 草原第一城和“弓之弦” 时间是3000多年前的商周之交时。瞿瞿俯视着此时的库布齐,这
现代人穿的鞋子五花八门,一个人可能有好几双鞋。然而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才开始穿鞋的吗?他们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有各种不同的鞋呢? 从兽皮裹脚到长靴御寒 考古专家认为,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防止走路时被硬物硌伤,一开始是用树皮或者大的树叶来裹脚的,后来才学会用绳子和木板做成原始的木屐(jī)来穿,或者把兽皮裹在脚上,用细皮条绑紧来保护脚。这些裹着脚的兽皮被人们缝缝补补,经过了漫长的时光,终
山谷里刚下过一场雪,原本黑黢黢的山脉变得白茫茫的。气温骤降,许多文物精灵收拾行囊回到了温暖的博物馆。写着“外出中”的蓝色灯牌,摇摇晃晃地挂在孟里奶奶的帐篷上。 一个红色的身影出现在雪路的尽头。她“走”得快极了,不一会儿就到了近前。只见她身披簇新的、大红色的长袍,头戴大红色的白边小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路旁笔直的大树穿着雪衣,沉默地“凝视”着新来的客人,耳朵里传
《锁谏图》(局部) 天津博物馆藏 人们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了错能及时改正是好事,但知错能改可并不容易。有很多人犯了错,不是选择拼命遮掩,就是自欺欺人地把责任推给别人,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今天的人是这样,古代的皇帝更是如此。当皇帝犯错的时候,大臣出来指出错误并提出改正意见,被称为进谏。本期介绍的这幅画名为《锁谏图》,它讲的就是一个直言进谏的故事。 紧张激烈的冲突 1000多年前
很多人对我们产生过各种疑问。有人说我们巨石阵是几千年前的祭祀场所,是天文观测台,抑或是有特殊仪式的墓地。 我们和古埃及金字塔的巨石兄弟们一样,也遭到过同样的质疑——21 世纪的人类需要用十几米长的大卡车来拉巨石,那几千年前的人们又是如何把巨石切割好,运到这里,摆放好位置还能保证稳稳地竖起来千年不倒的呢? 哎呀,时间过去太久了,我可记不清当时的情况了。那时候,人类也没有留下文字来作为提示呀。
紧跟着鲜红的军旗 1927年9月,秋收起义爆发后的某一天,起义军高举着崭新的军旗,在崇山峻岭间大步向前。看着迎风招展的红旗,看着部队整齐有序的行军步伐,毛泽东忍不住抒发起内心豪迈的诗情,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按照原定的计划,起义军本应该在攻克平江、醴陵、
我们都知道棉花作为天然纤维,保暖性能非常好。可是在穿棉衣的时候,大家想过世界上有不止一种棉花吗? 奇奇怪怪的棉花传说 自然界中野生棉种类很多,不过只有四个品种被人类驯化和栽培——原产于印度、枝干高大的树棉,原产于非洲、枝干低矮的草棉,原产于中美洲的陆地棉(又称细绒棉),以及原产于加勒比群岛的海岛棉(又称长绒棉)。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认为树棉是“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中世纪时,欧洲
今天这个故事的发展将由你决定。请你在每一次选择时慎重考虑,每个人也许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故事的结局可能在你一念之间发生变化。 倒计时, 3,2,1,挑战开始! 清朝后期,鸦片(一种麻醉毒品)走私肆虐,国家危机四伏,局势复杂多变,元抚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他能否直面强敌,顶住压力,实现报国之志呢?现在,你将化身元抚,走进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帮他做出关乎家国命运的重要选择。 1.1785 年,元抚出生
1.准备好工具。 2.把线稿放在吹塑板上,用铅笔在线稿上描画,使吹塑板上出现线稿痕迹。 3.拿开线稿,沿着痕迹把需要镂空的地方都用铅笔戳平,文物本身没有镂空则忽略这一步骤。 4.刷上丙烯或水粉颜料。想一想,青铜器最初是什么颜色的?(打√□青□金) 5.将涂匀颜料后的吹塑板快速印在任何你想印的东西上,就完成啦! 6. 可以挑战一些造型更复杂的文物哟! 文物小贴士
1. 为阻止外星生物的进一步行动,小神探们来到了博物馆地下的城市控制中心,他们要找到一间关键的地下室。可是看着打开的电梯,他们愣住了,电梯内的人看起来有些怪怪的! a.你能说出电梯里的人究竟怪在哪儿吗? 2. 大家到了这间地下室,发现门上有个神秘的转盘式密码锁。 b. 只有转动转盘,有某种联系的数字对应在一起时,才能打开神秘之门。请问该如何转动转盘? 3. 小神探们好不容易打开了门。突
2024年,是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这里出土的文物,仿佛一本西汉时期的百科全书,从许多角度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比如,辛追夫人的遗体千年不朽,是人类防腐史上的奇迹。50多篇帛书简牍,构成了“2000多年前的地下图书馆”。500多件漆木器“靓丽”如新,彰显了西汉油漆技术之高超。其中,一件收藏在湖南博物院的“狸猫纹漆食盘”非常有趣, 盘底上不仅画了猫咪,还写着“君幸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