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鉴定和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分析了10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以及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反射率)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1个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0%~26.65%,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0~2.21。聚类分析将100份陆地
摘要:为选育出较佳的亲本及杂交组合,选用8个中熟(含中早熟)陆地棉品种(德棉16号、中棉所3018、鲁棉338、鲁棉1131、鲁棉258、鲁棉691、聊棉15号和DLN12)作母本,4个早熟陆地棉品种(鲁棉研19号、中棉所50、德棉15号和德0720)作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组配32个杂交组合,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共12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籽棉单产、铃重
摘要:为探索适合山东滨州地区的棉花-花生间作种植模式,在滨州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鲁棉338和花育25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棉花-花生间作模式:2行棉花4行花生等行距种植、4行棉花4行花生等行距种植、4行棉花6行花生等行距种植和4行棉花6行花生不等行距种植,以单作棉花和单作花生处理为对照,比较不同间作模式下棉花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单产及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与单作棉花相比,不同棉花-花生间作对棉花生育进
摘要:化学脱叶催熟是实现棉花机械采收的关键前提。本研究以中棉425为供试材料,设置5种不同的脱叶催熟剂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探究豫西南麦后直播棉田施用不同剂量的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为麦后直播棉机械化收获提供参考。试验设置单次喷施50%(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下同)噻苯·乙烯利悬浮剂 1 799 mL(制剂用量,下同)、2 699 mL、3 598 mL和分2次喷施50%噻苯·乙烯利
摘要:分析2018―2023年国家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枯萎病、黄萎病(以下简称为“枯、黄萎病”)的抗性,以期为该流域棉花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参试品种(系)的抗枯萎病性较好,高抗和抗性品种(系)比例之和在2018年、2021―2023年都达到45.0%,其中2023年高抗品种(系)的比例最高,为12.5%;参试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有所提高,2022年第1次鉴
摘要:新石K35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生育期118 d,株高71.2 cm,第一果枝节位5.6,单株结铃6.5个,铃重5.7 g,衣分42.7%,籽指9.5 g,霜前花率98.4%;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 mm,断裂比强度30.8 cN·tex-1,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6.8%,反射率82.8%,黄色深度6.9,长度整齐度指数85.7%,纺纱均匀性指数158,纤
摘要:新塔棉11号由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其在2020―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常规组区域试验中的表现:春播生育期132 d,株型较松散,果枝Ⅰ式,茎秆较粗壮,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平均每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9增产13.3%、14.2%和14.6%;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05 mm,断裂比强度33.25 cN·tex-1,马克隆值4.
摘要:冀丰173(审定编号:冀审棉20238001)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生育期123 d,植株塔形、较紧凑,叶片小、浅绿色,铃椭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单株果枝数12.3,单株结铃数14.6,铃重5.6 g,籽指11.5 g,衣分37.2%,霜前花率91.9%;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Ⅰ型棉花品种标准;在2021年和2022年冀中南春播露地棉组区域试验中的籽棉单产均比对照冀丰1271增加6%以上。对冀
摘要:川杂棉62是2023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棉品种。其在2020―2021年四川省棉花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生育期125 d,株高104.8 cm,单株结铃23.1个,铃重6.8 g,衣分39.1%,籽指11.7 g;平均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229.5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为89.3 kg;上半部平均长度33.25 mm,断裂比强度33.3 cN·
摘要:随着图像处理的迅猛发展,其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创新及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纺织行业,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纤维检测、布料检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环节。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与分析,实现自动化监控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棉花颜色分级方法受多种因素限制,诸如人工检验的主观性以及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检测仪)方法的高成本和破坏性。针对这些不足,介绍了图像处理的原理和在棉花
摘要:GB/T 20392-2023《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法》已于2024年6月1日实施,对2006版GB/T 20392的局限和缺陷做出了修订。对GB/T 20392―2023与原标准的主要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便检测技术人员掌握新版标准。 关键词:棉纤维;物理性能测试;国家标准;GB/T 20392;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标准修订;试验方法;对比 2006年颁布实施的GB
摘要:结合10余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全面总结了新疆“宽早优”植棉技术的核心要点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的相关示范推广措施及推广成效,并基于此从品种选择和水肥管理、科学化学调控、科学选择种植模式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该技术在新疆更大范围快速推广应用,为新疆棉花单产、品质和效益提升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宽早优”植棉技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策;订单生产;效益;技术示范;技术推广 新疆生产建
摘要:湖南省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替代种植棉花是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经济、高效方法之一。经过多年实践,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研究创建了重金属镉污染耕地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同时实现棉花轻简、高产与镉富集的目标。从棉花播前准备、品种选择、直播技术、科学施肥、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棉秆处理等方面介绍该技术,为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镉污染;污染耕地;棉
摘要:棉花种子播种后会因各种原因造成田间出苗率低,给农户、种子企业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给棉花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分析了棉花种子收获、晾晒、加工、运输、储藏、播种环节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棉花;种子;出苗率;种子包衣;储藏;加工;运输;田间环境;田间管理;播种;施肥;除草剂 市场销售的棉花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对种子发芽率的要求[1-2]。但在生产中经常会出
摘要:受国际棉花生产及市场波动、植棉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喀什地区棉农植棉收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棉花高质量持续发展。总结了喀什地区当前棉花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对于稳定喀什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农收益,以及促进喀什地区棉花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喀什;棉花;高质量发展;问题;发展路径;探讨;“干播湿出”技术;宽早优植棉 新疆喀什地区位
《中国棉花》2024年51卷11期58-62页《中国棉花品种(品系)及配套栽培技术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引进示范》中的试验材料“丁8031”应为“J8031”。特此更正。并对发现此错误的“中国棉花”微信公众号的读者表示感谢。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世纪超星、博看期刊等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翻译、改编及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