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1-MCP对常温货架期梨果皮蜡质合成代谢基因的影响,为探究1-MCP调控梨果皮油腻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luxiang’)为试材,采用1.0 µL·L-1的1-MCP熏蒸24 h,以未经处理的果实为对照,于20 ℃货架21 d,持续观察果实外观变化,每隔7 d取一次梨果皮冻样并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利
摘 要:【目的】探究水分胁迫对北红葡萄果实品质及有机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9年生北红葡萄为试材,在花后18 d,开始进行无胁迫(对照CK)、水涝胁迫(T1)和干旱胁迫(T2)处理,测定葡萄百粒质量及总酚、单宁和有机酸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与有机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
摘 要:【目的】探究DdSOC1基因调控德阳柿(Diospyros deyangensis)成花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量分析、酵母双杂筛库和双杂互作验证等方法,解析DdSOC1基因在调控成花中的功能。【结果】德阳柿DdSOC1序列和君迁子DlSOC1序列遗传距离较近;在成花诱导过程中,DdSOC1在茎、叶、芽中随开花进程出现差异表达;基于柿酵母文库,筛选获得7个DdSO
摘 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枇杷果肉褐变抗性检测方法,实现枇杷种质资源果肉褐变抗性的高效鉴定筛选。【方法】以10份枇杷资源成熟果实为材料,利用MATLAB R2022a函数算法,对相机拍摄的原始照片进行颜色空间转换,筛选适宜测算枇杷果肉的颜色空间。进一步对枇杷果肉切面图像进行二值分割,提取切后不同时间果肉图像像素值,计算褐变指数及褐变面积,并进行褐变分级。【结果】MATLAB转化的L
摘 要: 【目的】挖掘西瓜耐盐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为探究西瓜应答盐胁迫的机制、培育耐盐西瓜新品种奠定重要基础。【方法】通过对121份西瓜核心种质材料的耐盐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定位与表型数据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变异位点,并对候选
摘 要:【目的】解决盐碱地苹果无法正常生产的实际问题,推广优质耐盐海棠砧木。【方法】以耐盐海棠新品种盐星组培苗为砧木,探究其与不同苹果品种的嫁接亲和性。选取富士、维纳斯黄金、冀苹1号和玉冠等18个常用苹果生产品种和优质新品种为接穗,根据嫁接成活率、嫁接口愈合程度、生长量和田间亲和力常数等指标,探究盐星海棠作为苹果生产砧木的适用性。【结果】调查统计后发现,18个品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都在90%以
摘 要:【目的】探讨生草覆盖(GC)和稻草覆盖(RSM)两种不同覆盖处理对苹果园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经GC和RSM处理的苹果园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两种覆盖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不同覆盖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LEfSe分析和随机森林方法识别核心微生物组和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结合RDA冗余分析和Pearso
摘 要:【目的】探明长期条状施肥下密植成龄库尔勒香梨根系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为密植梨园科学高效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法和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11年生梨园行间距树干50~200 cm距离、10~110 cm深剖面根系的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梨根长和根表面积均以吸收根为主,占比分别为92.57%、62.62%;根体积以输导根为主,占比52.98%。在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