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胡蜂个头大、凶猛,还带剧毒。雌蜂有长达 8 毫米的毒针,连着毒腺,其毒素能让人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肝肾衰竭。更吓人的是,它们攻击敌人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呼朋引伴一起上。 对于养蜂人来说,黑尾胡蜂是妥妥的大祸害,它们会攻击蜜蜂,钻进蜂巢去吃蜂蛹、蜂蜜。只要一只黑尾胡蜂发现蜜蜂巢,就会在巢门口做标记,叫来同伴。黑尾胡蜂有坚硬的角质层,蜜蜂蜇针扎不穿,而且它们上颚发达,屠杀蜜蜂的速度惊人。
蓝眼地鸠,南美洲巴西中南部地区特有,栖息于开阔的稀树草原和草原环境。这种小鸟的翅膀上分布着闪亮的蓝色斑点,与它湛蓝的眼睛相互映衬,极为醒目。 蓝眼地鸠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在 2015 年巴西塞拉多的草原上却出现了它们的身影,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然而,目前其种群数量仍面临严峻威胁。
在春夏的庭院或野外,有些植物茎干上常出现一团团白色泡沫。这些泡沫的制造者是名为沫蝉的小昆虫,属于半翅目,与蚜虫有亲缘关系。 沫蝉的若虫(幼虫)头朝下刺吸植物汁液时,会制造出这些奇特的泡沫。它们并非用嘴“吐”沫,而是将吸食的多余木质部汁液与腹部腺体分泌的增黏物质混合,从腹部后端排出。这种混合液与空气结合便形成泡沫。沫蝉每分钟可制造多达80个小泡,并用后腿将泡沫覆盖在背上,筑成“泡沫城堡”。 这座
过去十多年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冻原上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原本平坦的永久冻土地面,被一系列巨大的坑洞所撕裂。自2014年这些坑洞首次被发现以来,科学家迅速将其成因与全球气候变暖及独特的地下条件联系起来——它们很可能是由甲烷气体剧烈爆炸形成的。 在冻土之下,封存的气体以强大的爆发力挣脱束缚,剧烈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发生爆炸的关键在于甲烷水合物。这种由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形成
凭借最长3.7米的翼展和精湛的技术,南极信天翁可在空中滑翔数小时不扇动翅膀。 薄翅蜻蜓每年迁徙1.4万~1.9万千米,这个距离比帝王蝶每年“旅行”的距离(0.8万千米)长。 臭黄荆学名豆腐柴,其叶片含有丰富的果胶,我国重庆等地的人们用其制作树叶凉粉。 天生红色头发的人,他们头发中的褐黑素比真黑素多。 红色、橘黄色、深绿色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许多水果,这些深
这是一场惊人的“宇宙星系决斗”。两个距离地球110亿光年的星系以每秒约800千米的超快速度反复冲锋、碰撞、撤退。这场对决并不公平——“进攻方”手持类星体这个超级武器。类星体是宇宙中极其明亮的天体,其核心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物质在吸积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其亮度远超普通星系,能喷射出长矛般的毁灭性辐射束。在这柄“辐射长矛”的攻击下,受伤星系的气体云被扰乱,大大降低了它制造新恒星的能力。
右图的培养皿里是在实验室“长”出来的巧克力。科学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传统巧克力生产以可可豆为原料,这需要大量的可可树。但可可树在播种后,需要等待5~7年才能收获可可豆。实验室培育技术就快多了:首先,从可可树中提取细胞样本;然后,将这些细胞放入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物质的生物反应器中;接下来,这些细胞会快速增殖;最后,将细胞干燥、研磨,就能分离出可可脂和可可粉——制作巧克力的两大主料。
2025年5月14日,随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代号“三体计算星座”的12颗“会思考”的卫星飞向太空,中国正式开启“天算时代”! 为什么要把计算卫星发射到轨道?这是因为许多卫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信息,但处理信息需要强大的算力,大多卫星只能把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地面,让地面超算中心来干计算这个累活儿。但天地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太低。我国用于太阳监测的科学实验卫星每天会产生约500GB的观测数据
影子由物体遮挡光线形成,大如月球,小如原子,都不例外——2012年物理学家捕捉到单个镱原子的影子。那火焰这样本身发光的物体,会有影子吗? 多数火焰的确会有影子,常见的黄色火焰(发光火焰)燃烧不充分,含有大量烟灰、未燃尽燃料等杂质,这些杂质能遮挡光线,形成阴影。 蓝色火焰说明燃烧充分,也就是说火焰中无烟灰,看似没有明显影子,但它的高温气体分子比周围空气热,会折射光线,形成微弱跳动的波纹影子。
水果冬瓜 新品种冬瓜会颠覆你对冬瓜只能做菜的认知。水果冬瓜外表和普通冬瓜差不多,但切开后,它的果肉香甜多汁,可以直接当水果生吃,甜度相当于西瓜,比许多西瓜还甜!和传统冬瓜相比,水果冬瓜的果肉更细腻,水分更充足,还带着清新的蜜瓜香气。 冬瓜和西瓜同属葫芦科植物,两瓜属于同科兄弟,冬瓜自然也有和西瓜在甜度上一较高下的潜力。农业科学家通过杂交选育技术,从数百个冬瓜品种中筛选出含糖量高的个体,再经过一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了可以让人看见红外线的隐形眼镜,扩展了人类视觉的边界! 这种隐形眼镜里的纳米小颗粒,能把人类看不见的800~1600纳米的近红外光,转化为人类肉眼可见的 380~780 纳米的可见光。戴上这种隐形眼镜,被阳光晒暖的窗帘和树叶会显得格外鲜明,你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也能轻易看到“鬼屋”里藏在暗处准备吓你一跳的工作人员,甚至能看到家里的猫在地板上留下的带温度的脚印。 红
朝夕相处的家人突然变成陌生人——这正是许多脸盲症(面孔失认症)患者的日常。一位结婚30年的女士在机场没能认出接机的丈夫;年轻的职场人每次长假归来都要重新“认识”同事……剑桥大学的研究数据令人震惊:超过1/3的脸盲症患者无法辨认直系亲属,近2/3的脸盲症患者熟悉的面孔不足10张,而普通人一般能识别约5000张面孔。有研究表明,每50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有脸盲症,他们常被误解为态度傲慢。 脸盲症分
如果你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打饱嗝,你胃里的食糜将从口中喷涌而出。 不新鲜的鸡蛋内部气室扩大,会漂浮在水面;鸡蛋沉底则表明其内气室较小,是新鲜的好鸡蛋。 当沙漠地区的强风将富含矿物质的红色沙尘卷入高空,有一定概率降下红雨。 “巴黎综合征”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病,当初来巴黎的游客发现现实和传闻差距过大,可能会恶心、呕吐、心慌、头晕…… 银河系包含1000亿~4000亿颗恒星,地球上有约30
大脑,这个被我们视作身体指挥所的器官,也在不断地给我们制造麻烦。如果能理解大脑的运作原理,或许能免去生活中不少烦恼。本期,让我们开启探索大脑的奇幻之旅。 梦境工厂:睡眠中大脑的奇幻剧场 夜已深,你感受着身体的疲惫沉沉睡去,梦境之旅拉开序幕。在入睡后的3~7分钟,人类先进入浅睡期,此时大脑中负责思维、感觉与运动的神经元开始依次“断电”。其间,刺眼白光、巨响和身体正在坠落的感觉,都是神经元“断电”
274颗! 土星现在有274颗卫星了!这颗太阳系第二大行星不久前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认证新增了128颗卫星。土星一举超越木星,成为目前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 这些新卫星以前未被发现并非“藏得很深”,而是因为当时观测技术的限制。天文学家综合了多国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才捕捉到这些微小天体的踪迹。 土星如何成为“卫星之王” 在短短几年内,土星的卫星数量经历了“过山车”式的竞争
夏商时期正值我国历史上的仰韶暖期(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全国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3℃,雨林的分布范围也比现在广得多。例如,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过苏门答腊犀的骨骸;在湖北省嘉鱼县,人们同样发现了只有热带雨林环境中才会形成的红土层金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雨林明明只分布在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考古发现却表明,在几千年前,北纬30°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北纬35°附近的黄河中下游,也分布有广阔的雨林。
你见过一直头朝下游泳的海龟吗?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水族馆里,一只名叫夏洛特的绿海龟就用这样古怪的姿势游了整整十五年——直到一群工程师用3D打印技术为它量身打造了一件神奇背带! “泡泡屁股症”带来的烦恼 2008年,夏洛特遭遇船只撞击,脊椎受伤导致其后肢瘫痪,患上了“泡泡屁股症”(学名正浮力症)。受伤的龟壳会困住空气,让夏洛特像顶着泡泡的浮球,屁股总是往上浮,这让它既难以下潜觅食,也不能正
靠着一身能很好适应环境的本领和对后代无微不至的照顾,罗非鱼成了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经济鱼类。 坑、坑、坑 干枯河床上露出的一个个坑,不是哪个淘气鬼的杰作,也不是陨石所为,而是罗非鱼的巢池。 每年的九月,在南非罗非鱼的天然栖息地,当雄性罗非鱼察觉到水温开始变暖,便移动到浅水区,在沙质或泥质的河床上用嘴挖出一个个用于产卵的圆形巢池。有趣的是,同一片河段内的罗非鱼经常会不约而同地挑中同一片产卵地
在我们的印象中,蝙蝠总是在夏季炎热的夜里,轻盈地飞舞在空中,捕食蚊子、飞蛾等小飞虫。其实,世界上还有一些独特的蝙蝠,它们在饮食习惯方面和我们常见的蝙蝠并不一样。它们并不爱吃虫子,反而更喜欢水果的甜美、花朵的芬芳,甚至是鱼儿的鲜香。 爱吃水果的狐蝠 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只蝙蝠轻轻地降落在一片丰饶的果园中。在这片果园里,熟透的无花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无异于一顿美味的晚餐。它迅速锁定目标,一口
种植达人档案 顾岳林是一名资深家庭园艺玩家,深耕盆栽果树领域多年。他以“万亩花田-顾岳林”为名在某短视频平台创作短视频,分享 “能吃的阳台” 概念,鼓励都市人用0.5平方米空间打造微型果园。 蓝莓及其种植过程究竟有哪些奇妙之处?如何让阳台变身蓝莓乐园?让我们循着顾岳林镜头里蓝莓的缤纷身影,一同探寻它们的神秘身世。 蓝莓小档案 蓝莓是杜鹃花科的灌木植物,属于越橘属,喜欢酸性土壤。它们的叶
想体验从开花到结果的奇妙旅程吗?跟着这几个专业又简单的步骤,打造属于你的蓝莓小果园吧! 配土给蓝莓造个“五星级豪宅” 主料用粗泥炭土(10~30规格),保水又透气; 加入腐熟松树皮(没有可以用稻壳代替); 每升土加1~2克硫黄粉调酸,确保土壤pH值保持在4.0~5.5的理想范围。 小贴士 记住6份粗泥炭土+4份颗粒介质的黄金比例,就像调一杯珍珠奶茶,让蓝莓的根系喝得开心、住得舒服!
蒙尚万村,这座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的小村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滑雪爱好者和登山者,还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注意——在这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种罕见神经疾病的发病率高得离谱。蒙尚万村常住人口仅几百人,但该地区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却出现了数十名ALS患者,这个比例远超全球每年每10万人中2~3人的发病率。 ALS是什么? ALS俗称渐冻症,由大脑、脊髓和四肢、胸部运动神经元功能逐渐丧失引起,最终导致患
365个日夜的沉淀,只为一张看似普通的白棉纸。“白棉”之名,源于它那绵软如絮的质地——纸面柔韧,撕裂时纤维如棉丝般。这张凝聚了漫长时光的纸,曾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载体。 想要造出白棉纸,第一步是找到合适的原材料——构树皮!这种树皮可不是随便一棵构树都行,得是生长了三年以上的“壮年”构树。 三年以上的“壮年” 构树生长迅速 含有丰富的韧皮纤维 纤维洁白且柔软,品质优良 传说蔡伦改进造纸
你身边的神秘黑色 它潜伏在摄影师背包防潮隔层的褶皱里,在公路车手的每一次冲刺中共振,甚至参与着心脏支架与血液的无声对话——这抹看似无处不在的“幽灵黑”,正是碳纤维。这种比铝轻盈、比钢铁坚韧的新材料,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现代世界的“筋骨”。一场材料革命,早已悄然降临。 我们日常提到的碳纤维,更多指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树脂、玻璃纤维等有机材料加强后的碳纤维。硬度高、强度高和重量轻是它最突出的三
漫步林荫道时,你是否注意过地面上变幻莫测的光斑?它们大多呈椭圆形,偶尔还会呈现完美的正圆形,甚至有时会如新月般弯弯,或者如戒指般呈环形。这些由树叶间隙形成的“天然投影”不仅能带来视觉享受,还能通过这些光影估算树高。 当阳光穿过树冠的孔隙时,大多会在地面投射出近似椭圆的光斑。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经典的光学现象——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原理 当光线穿过足够小的孔洞时,会在另一侧形成倒立的实像。 在
魔术师手指轻弹,一颗小球就在你眼皮底下消失了!你心里一定在喊:“这不可能!”没错,物体不会凭空消失,但你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当着你的面欺骗你”是魔术让人着迷的魅力之一。魔术师是如何成功欺骗观众的?答案其实就藏在我们的大脑里。 魔法时刻:现实与大脑“打架” 魔术的核心魔力,在于制造不可能,也是在“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和“你实际看到什么”之间制造冲突。其实,魔术师哪里会什么超能力,他们只是特别擅长利
先来做个小测试! 老年痴呆(主要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是大脑功能逐渐衰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持续下降。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影响全球约5500万人,每年新增病例约1000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699万。 有研究表明,终生保持社交活跃可能有助于大脑健康,并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该研究追踪了
材料准备 工具: 1.抄纸盆(可用大水盆代替) 2.双联造纸框 3.纱布若干块 纸浆材料: 1.日常包装盒、票据、纸袋等各类废纸 2.晒干的树叶、花朵等 把打好的纸浆倒入装好水的抄纸盆中,搅拌后让纸浆均匀地散落在水中。把造纸框沉入水中,保持水平不要倾斜,双手慢慢摇晃着把造纸框拿出水面,保证纸浆均匀地铺满造纸框的网纱,不要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缝隙。随后打开双联造纸框,把没有网纱镂空的一
苏圣博,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现居江苏南京,喜欢用相机观察、记录自然。 在古都南京的公园里、森林间,常有一种松鼠在树上敏捷地上蹿下跳——它就是常见的赤腹松鼠。如果你在南京亲眼见到这种松鼠,那么它的名称或许会让你诧异:这种浑身灰褐色的松鼠的腹部并非赤色,为什么叫作赤腹松鼠呢?其实是因为南京的赤腹松鼠属于嘉兴亚种,而这个亚种的特点是腹部呈灰色,而非鲜艳的赤红色。赤腹松鼠是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大部分区域内几
群星闪耀的夜晚,月球城郊外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里,“月球坑户外俱乐部”绿油油的草坪上,1092星际救援小队的八名队员围坐在一起,距离他们不远处停放着两辆飞行车。队长鹿迪看着眼前上下跳跃的篝火,感觉火焰就像是一个舞者正在展示着动感的舞姿。 “队长,一个多月没接到求救信号了,我都有点不习惯了!”救援飞船副驾驶、法国队员阿尔贝喝了一口“银月牌”啤酒,瘪嘴说道。 “阿尔贝,你要是闲得无聊,可以学习一下威廉